腱病由德国学者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1986年,Perugia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用炎症(itis)作为后缀的术语来描述腱组织的退行性变有很大矛盾”。因此,医生在采用治疗手段时,主要目标应阻断胶原分解,而不是消炎,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以阻断腱病的循环周期,促进胶原产生和成熟,恢复肌腱的张力和功能强度。
腱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腱或腱止点增粗,由于运动疼痛而导致功能障碍,X线表现为腱或腱止点处增粗或钙化(图2),MRI有助于诊断,在T2加权图像中显示腱与骨连接处的病变组织呈高密度信号,超声波可以显示病变腱组织中有低回声区改变。
(一)发病原因
由于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反复强烈牵拉引起的肌腱胶原纤维的退行性病变所致。
(二)发病机制
根据对外科肌腱病理标本的观察,无论在跟腱,髌腱,肩袖,还是在肱骨内外上髁,肉眼病理结果相当一致,“腱病”标本外观呈灰暗,微棕黄色变性,腱实质生鱼肉样变性,变软,而正常腱组织呈白色,有光泽,坚实,光镜下,腱病的胶原连续性中断,胶原结构松散,出现玻璃样变,潮标上移或钙化,偏光显微镜下,正常胶原呈黄色反光,病变胶原变成绿色无光泽,结构无序(图1),病变组织中腱基质,血管和细胞成分增加,而这些细胞主要来源于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纤维细胞,没有炎症细胞。
腱病需与肌腱炎区别,肌腱炎相当少见,常与腱病合并发生于跟腱或髌腱,腱围炎是腱外层结构的炎症,不管这层结构是否滑膜,通常与腱内病变有关,在某些病例,常可触摸到“摩擦音”,临床上很难将腱病与罕见的肌腱炎进行区别,由于腱病相当多,作者建议宁可将其当作腱病对待。
腱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1.教育患者:医生必须耐心向患者和教练员解释腱病的病理变化及可能后果,胶原病变十分难治,除了疼痛和影响运动外,肌腱的脆性增加,断裂的可能性增加数倍。因此,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休息,对那些热身后继续参加运动的运动员提出警告。
2.生物力学减负荷:由于该病常与肌腱局部过度负荷、训练错误有关。因此,检查使用的器械如跑鞋、球拍等,检查运动力学如跑步、投掷、发力姿势等,诊断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肌力不平衡,以上这些都非常重要。
3.抗炎措施:常用冷疗、电疗、注射可的松等。冷疗对腱病十分必要,因为腱病组织中有许多新生血管,冷疗可收缩血管。电疗主要采用激光、高压电刺激等,实验室条件下电刺激可以刺激胶原合成,对腱病治疗有效。没有迹象表明:NASID和可的松对腱病有任何帮助,但COX-2抑制剂是否有效尚在调查中。可的松注射治疗只能提供短期效果,症状很快复发。并且抑制胶原合成,导致腱组织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
4.减轻运动负荷:采用支架或护具,可以减少肌腱胶原纤维的力学负荷,有助治疗。已经证实有效的护具如膝、肘护具,足跟垫,跟腱和髌腱支具,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
5.理疗和体育疗法:与理疗康复师的沟通十分重要,告诉他们疾病的病理变化,就可能的康复时间达成一致。根据文献报道,平均治疗时间,初次发作时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重返比赛;有慢性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4~6个月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实际时间因人而已。
6.适当的力量锻炼:已经证实离心力量锻炼有效,可能是特殊的离心体操能刺激腱细胞的力学感受器,产生胶原,帮助逆转腱病的循环,达到治疗目的。动物实验证实适当的肌腱负荷有助于胶原排列,刺激胶原交互连接形成,两者均有促进胶原抗张强度的作用。
7.外科手术:作为腱病治疗的最后选择,可以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成功率可达75%~85%,或更好些。术后可能需要4~6个月的恢复时间。
腱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食疗保健
多吃含胶元蛋白丰富的食品。比如动物的皮和动物的蹄筋。普通的,猪皮和猪蹄筋就有较好效果。
其实我们只是强调多补充,在此基础上还是要讲究营养平衡的。饮食丰富多样花基本就可以满足了。
鸡和鱼,不必忌食。一定要有充足的蛋白质来源,此期间,可比平时多些,丰富些。
专业指导
减少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发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X线表现为腱或腱止点处增粗或钙化,MRI有助于诊断,在T2加权图像中显示腱与骨连接处的病变组织呈高密度信号,超声波可以显示病变腱组织中有低回声区改变。
并发骨关节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
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器乐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
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会较易患上这病。病人会感到关节疼痛,晨僵,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弹响,关节活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