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胆结石进入胆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本病临床罕见,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常呈间歇性发作,且X线检查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典型表现,只有10%~75%的病人在术前获得诊断。
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高位或低位,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其症状和体征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相似,病程初期为部分性梗阻,症状较轻,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这是胆石堵塞内腔较大的近端肠管,刺激肠道产生强烈的肠蠕动所致,随结石下降,梗阻平面降低,症状亦随病程进展而有所变化,如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进行性加重,腹部压痛,板状腹,少数病人出现黄疸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与体征随病程进展而变化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一)发病原因
导致胆石性肠梗阻的原因是巨大的胆石进入肠道,能引起肠腔堵塞梗阻的结石直径一般在2.5cm以上,Turner报道1例直径达17.7cm。
1.胆道与胃肠道之间存在异常通道:此为胆石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常见的胆道-胃肠道的异常通道有: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约占3/4,胡国斌等者曾收治1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发现其左肝管与胃之间存在一巨大内瘘口,结石可以通过瘘口进入肠道。
2.医源性因素:如肝胆管结石行胆肠内引流术后,内引流的目的是重建通畅的胆汁引流,其实质则相当于人工形成的胆肠内瘘,以利于结石通过,湖南省人民医院曾报道1例接受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后并发胆石性肠梗阻。
(二)发病机制
引起梗阻的胆石大多数仅为1枚,但3%~15%的病人为多枚,胆石性梗阻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部位,但最易发生回肠末端,占58%~85%,巨大胆石进入肠腔先堵塞于肠腔较大的近端,随结石不断下降,梗阻平面逐渐下降,结石可压迫肠壁,使其缺血,肠壁渗出增加,近端扩张的肠袢内可积聚过多液体,继而缺血的肠壁坏死,穿孔,肠内物漏出肠腔进入腹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诊断标准
1.病史:老年,肥胖女性,既往有胆石症病史。
2.临床表现:有急性或慢性,高位或低位,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病程初起症状较轻,随结石不断下移,梗阻平面逐渐下降,症状和体征亦随病程的进展而变化,这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有4种征象:
①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
②胆道积气;
③异位的即在胆系外的区域有胆石影;
④钡餐或钡灌肠检查见钡剂进入胆道或直接衬托出胆道的结石影。
鉴别诊断
出现并发症时,本病易与肠套叠,消化道溃疡穿孔等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胆石性肠梗阻西医治疗
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有下列几种:
①将梗阻的结石挤入结肠;
②肠管切开取石,在肠切开取石时,最好将梗阻的结石向近端扩张的肠管推移少许后,再切开肠系膜缘,以利肠壁切口的愈合;
③在肠管切开取石的同时行胆囊切除及内瘘修补。大多数人主张仅作单纯的肠切开取石,解除梗阻即可。Rodriguez等报道同时处理胆道和内瘘问题,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因少数病例可为多枚结石引起梗阻,所以术中应详细探查整个胃肠道。
胆石性肠梗阻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一、适宜食物:
(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5)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
二、饮食禁忌:
1、少吃含淀粉类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
2、忌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蛋糕、点心、油条等。
3、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4、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5、忌烟、酒、咖啡,避免其刺激胆道括约肌,使胆道括约肌痉挛,从而胆汁排出困难。
6、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均不宜食用。
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习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
腹部X线检查可有4个特征:
①肠梗阻,由于结石大部分不大且圆滑,在肠道可逐渐下移,故梗阻多为不完全性,并梗阻点多改变,但小肠低位,回盲瓣口常为梗阻点(图1A),梗阻多在小肠,结肠梗阻不同文献只有2%~8%。
②胆囊,胆管内积气,以胆管积气较多,可为一粗管状,也可有小分支,由于梗阻前多有胆管梗阻,故胆管较正常粗大,通常较Oddi括约肌松弛,胆道蛔虫带入的气体或其他原因与肠道瘘管,胆系-胃肠吻合等引起的胆管积气显得更粗大,以资鉴别。
③肠内胆石,约50%的胆石可在X线下显影,有的显影较淡,所以胆石性肠梗阻约半数只有肠梗阻和胆系积气表现而未见胆石。
④钡餐或钡灌肠检查见钡剂进入胆道或直接衬托出胆道的结石影。
病程后期少数病人可出现肠扭转,肠绞窄,肠穿孔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