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constipation)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对不同的病人来说,便秘有不同的含义。常见症状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
多数便秘患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时可有左腹痉挛性痛与下坠感,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官能症状,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则在原有规则的排便习惯下,无特别的原因,于短期内发生便秘,尤其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直肠和结肠的癌肿,伴有剧烈腹痛,呕吐或便血者,则应考虑急性肠道阻塞引起的便秘,一般体检常可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痉挛的肠管或粪块,但在排便后则消失,肠梗阻者则常有腹胀,腹痛,肠型及肠蠕动波。
(1)肛门,直肠附近疼痛性病变:肛裂,肛瘘,肛门周围脓肿,直肠炎或直肠溃疡,巨大内痔或内痔合并感染,出血等病变时均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或者患者惧怕排便,使排便反射消失而导致便秘。
(2)结肠梗阻性病变: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肠寄生虫病,肠肿瘤,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疾病均可导致肠梗阻,使梗阻上端的粪便不能通过梗阻部,故可导致便秘。
(3)肠道运动反射性抑制:即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显著减弱,可见于内脏炎症性疾病,如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急性继发性巨结肠等,多系同时发生肠麻痹所致,胆石症,肾结石等疼痛性疾病有时也可发生便秘。
(4)服用某些药物:服用氢氧化铝,阿托品,土霉素及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硫糖铝等药物后,部分患者可发生便秘。
慢性便秘(35%):(1)器质性疾病:
①慢性结肠梗阻:如结肠狭窄,良性或恶性大肠肿瘤,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横结肠受牵拉,而形成锐角,导致内容物通过困难)及其他慢性结肠梗阻性疾病。
②先天性巨结肠:便秘系因肠腔高度扩张,肠麻痹,肠肌肉收缩,蠕动功能消失所致。
③肠道外病变压迫,尤其是直肠,乙状结肠外病变压迫,例如盆腔肿瘤,卵巢囊肿,前列腺肿瘤,腹腔内巨大肿瘤或肿块,腹水等均可压迫肠道。
④脑与脊髓病变:如脊髓炎,各型脑炎,脑肿瘤等,可使排便的正常反射弧发生障碍,而致便秘。
⑤慢性铅,砷,汞与磷等中毒:中毒后可使排便反射消失而致便秘。
⑥慢性全身性疾病: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可因排便感觉消失,排便反射迟钝而致便秘。
(2)功能性便秘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①腹肌,肛门部肌肉或结肠平滑肌及肌间神经丛功能障碍,常可引起排便的动力减弱而发生便秘,多见于多次妊娠妇女,慢性肺气肿,营养不良,衰弱,老年及腹腔内脏下垂者。
②直肠扩张,收缩的排便反射迟钝或消失,多见于未能养成每天定时大便习惯者,此时因无粪便刺激的感觉,故正常的排便反射明显减弱,患者久而久之可导致顽固性便秘。
③如摄入饮食过少,或饮食习惯,饮食种类的改变,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造成肠蠕动功能减弱而引起便秘。
④情绪的改变,紧张,忧虑等因素可导致肠蠕动功能的减弱,而发生便秘,但多与腹泻交替发生者多见,亦称为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
⑤滥用强泻剂后易导致正常的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故也可发生便秘,反复使用强泻剂后必然会使便秘更趋严重,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即便秘-强泻剂-便秘。
目前一般认为,功能性便秘有2种类型:①慢传输型便秘,即肠粪便潴留于结肠内,不能按正常节律,时间排出体外,②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即由于肛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或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导致粪便从直肠,肛门排出障碍。
其他因素(30%):个人体质的差异和环境的影响。
发病机制
食物在空,回肠经消化吸收后,余下的不能再度吸收的食糜残渣随肠蠕动由小肠排至结肠,结肠黏膜再进一步吸收水分及电解质,粪便一般在横结肠内逐步形成,最后运送达乙状结肠,直肠,直肠黏膜受到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感觉冲动,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质,再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至直肠,使直肠肌发生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紧接着腹肌与膈肌同时收缩使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以上即是正常的排便反射过程,如果这一排便反射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时均可导致便秘,以下因素都是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
1.摄入的食物或水分过少,使肠内的食糜残渣或粪便的量亦少,不足以刺激结肠的正常蠕动。
2.肠道的蠕动减弱或肠道肌肉张力减低。
3.肠腔有狭窄或梗阻存在,使正常的肠蠕动受阻,导致粪便不能下排,例如肠梗阻或左半结肠癌。
4.排便反射过程中任何环节有障碍或病变时均可发生便秘,例如直肠黏膜机械性刺激的感觉减弱,盆腔神经,腰骶脊髓神经病变,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肌收缩运动减弱等。
诊断
1.病史
应详细的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2.症状与体征
(1)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应考虑有肠梗阻的可能,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多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闻及呈高调的金属音,至晚期可发生肠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左下腹扪及活动度较大的索条状或腊肠状肠管时,应疑及是乙状结肠痉挛。
(3)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脐周或中,下腹部隐痛时,多提示为肠结核或腹腔内结核,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病变。
(4)下腹部或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用力解出坚硬而粗大的粪团后胀痛减轻,多提示为直肠性便秘(排便刺激减弱);左下腹隐痛不适,解出呈栗子状的坚硬粪团后,隐痛缓解,多提示结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1.结肠梗阻性便秘
(1)除便秘外,患者常有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2)结肠肿瘤,肠粘连等慢性肠梗阻者,起病较缓慢,便秘呈逐渐加重,少数左半结肠癌患者大便还可变细;如系急性肠梗阻者,则起病多较急骤,病情较重,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便秘更为严重;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肠病患者,也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恶心与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但患者常有血便。
(3)腹部平片如发现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4)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癌肿等病变。
2.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
(1)便秘常受到情绪紧张或忧虑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常有阶段性的腹泻史,仅少数患者只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2)钡剂灌肠检查有时可发现部分肠段呈痉挛性改变,但肠壁光滑。
(3)结肠镜检查有时发现肠镜通过痉挛肠管时较困难,且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张力减退性便秘
(1)多见于老年人,有内脏下垂,或长期营养不良者,便秘系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所致,其中不少患者有长期使用泻剂史。
(2)口服钡剂检查时,见钡剂通过小肠,结肠的时间明显延长。
(3)结肠转运时间测定,通常采用Bouchoucha方法,测定不透X线的标记物在结肠的通过时间(DTT),当标记物在72h后仍未排出体外时,可考虑为慢传输型便秘。
(4)结肠镜检查常无器质性病变。
4.直肠性便秘
(1)多因有肛裂,瘘管,痔核等肛周病变,患者大便时有疼痛感,故而惧怕大便,久而久之缺乏便意,排便反射迟钝而发生便秘,使大便积聚在直肠内,每次大便较粗大且坚便,有时大便外面带有鲜血。
(2)少数患者大便干结如栗子状,同时有左下腹隐痛,多系乙状结肠痉挛所致。
(3)肛诊时可发现肛周痔核,肛裂及肛瘘等病变。
(4)钡剂灌肠时可见到痉挛的结肠呈狭窄状,但肠壁光滑无缺损。
(5)直肠,肛门内压力测定及直肠内肌电图测定,当压力或肌电图出现异常,则有利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
(6)结肠镜检查除见到肛周病变外,直肠及上端结肠均无器质性病变。
便秘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容积性泻药:也称为泻盐,因其不被肠壁吸收而又溶于水,故能在肠中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的容量增加,起到导泻作用。该类泻药的主要代表药是硫酸镁。但由于它不能使结肠张力增加,所以不宜用于那些肠道运动迟缓的病人。
刺激性泻药:作用快、效力强,药物或者其代谢的产物可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该类药主要有:果导、蓖麻油、大黄、番泻叶等。但要注意,此类药因为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并可能引起大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因而主要用于需要迅速通便者,不宜长期应用。
润滑性泻药:又称大便软化剂,此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如液体石蜡等。这类药主要的缺点是口感差,作用弱,长期应 用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 渗透性缓泻药:如乳果糖,它不被人体吸收,通过细菌分解后释放有机酸在结肠起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糖尿病病人慎用。此类药 的主要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
按摩疗法
便秘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虽然它看似一个小毛病,但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长期的便秘对于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可以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如痔疮、肛裂、结肠癌等,更严重的是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可以说,便秘是危害中老年朋友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个潜藏杀手。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便秘的预防和治疗。
现在,您不妨用自己的双手,坚持以下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通便的作用。
一、按摩腹部
1. 摩腹
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2. 按揉天枢穴
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3. 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
4. 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5. 按揉关元穴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6. 提拿腹肌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二、按摩腰骶
1. 推擦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 按揉肾俞穴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 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 按揉支沟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3. 按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4. 按揉三阴交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按摩为主。
便秘中医治疗
1、实秘
(1)热秘:大便干结,腹胀满痛,面赤身热,口干思饮,口臭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此属胃肠实热,灼津伤液,致肠道失润,腑气不通。
(2)气秘:大便涩滞不行,胸膈痞满、嗳气纳呆、腹胀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属肝胃气滞,传导失职。
2、虚秘
(1)气虚便秘:大便多日一行,临厕努挣,难于排出,挣则汗出短气,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此属脾肺气虚,传导无力。
(2)血虚便秘:大便干结,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此属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
(3)阳虚寒凝便秘:大便艰涩,面色白,腹胀痛,四肢不温,喜热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此属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中医治疗
一 辨证论治
1.实秘
(1)热秘:治宜清热通腑润肠。代表方麻子仁丸(火麻仁、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大黄)。大便秘结粪块坚硬,加元明粉软坚通便,属胆、胰疾病加柴胡、黄芩、金铃子。属阑尾炎加丹皮,红藤、败酱草。
(2)气秘:治宜顺气导滞。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栀子、郁李仁、厚朴、莱菔子、槟榔)。
2.虚秘
(1)气虚便秘:治宜益气润肠。代表方黄芪汤(黄芪、火麻仁、陈皮、白蜜),大便干结加柏子仁、郁李仁,肺虚甚加生脉散,气虚下陷脱肛用补中益气汤。
(2)血虚便秘:治宜养血润燥。代表方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当归、生地、熟地、赤芍、白芍、川芎、元参、麦冬、生首乌、枳实)。 脘腹胀加厚朴,心烦、舌红少津加知母、石斛,年老气血衰加黑芝麻、肉苁蓉。
(3)阳虚寒凝便秘:治宜温通开秘。代表方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加肉桂、核桃仁、何首乌等。
二 、单方验方
(1)番泻叶10克,开水泡服,早晚各1次。
(2)蜂蜜10ml,口服,或开水冲月,可常服。
(3)大黄10克,开水泡服,早晚各1次。
三 、其他疗法
灌肠疗法:肥皂水800ml灌肠。开塞露30ml,肛门灌注。
中药
1、大黄清胃丸清热泻下,治胃肠实热便秘。
2、牛黄解毒丸苦寒辛凉、清热泻火,治胃肠燥热。
3、牛黄清胃丸清三焦实火,泻肺胃实热。
4、新清宁片用于内结实热便秘。
5、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治燥热腹胀便秘。
6、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缓下,治虚人、老人、产妇便秘、习惯性便秘。
7、番泻叶冲剂泻热行滞通便。
针灸
针灸疗法:针刺或温针、或艾灸大肠俞、夭枢、支沟、长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
便秘日常保健
1、每日至少喝8杯水,尤其在食用高纤维食品时,更应注意保证饮水;
2、多吃新鲜蔬菜,增加饮食中纤维的摄取量;
3、每天加食糠皮、麦麸等,以扩充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4、每天早上起来空腹喝温水冲的蜂蜜水、蜂蜜对肠道有润滑作用;
5、增加B族维生素食品的供给,尽量选用天然、未经加工的食品,如粗粮、豆类、酵母等,以增强肠道的紧张力;
6、多吃芹菜、核桃仁、熟香蕉、核桃、柚子、苹果、葡萄柚、糙米、胡萝卜、红薯等。
便秘食疗保健 (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1、白术散治疗便秘:取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汤加味治便秘: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95例,疗效满意。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妇慎用。
3、连翘治疗便秘:取连翘15~30克,煎沸当茶饮,每日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妊期、经期、产后)便秘、外伤后(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车前子治疗便秘: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便秘,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特别适用高血压而兼便秘患者。另外,以车前子为主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近期、远期疗效。
便秘食疗方:
鲜土豆汁
300克鲜土豆去皮切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挤汁,饭前服用1~2汤匙,每日2~3次,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五仁粳米粥
将芝麻、松子仁、柏子仁、胡桃仁、甜杏仁等五仁各10克碾碎,与粳米100克,加水煮粥。服用时加少许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气血两虚引起的习惯性便秘,
白薯粥
白薯300克,小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入白糖,每日早晚服用。适用于老年人及产后妇女肠燥便秘伴疲乏无力者。
菠菜芝麻粥
能润燥通便,养血止血,适用于老年性便秘、痔疮等。先将100克粳米洗净放入锅中,煮至米开花时放入200克菠菜,再煮沸后放入50克芝麻、盐、味精,空腹时服用。
菠菜猪血汤
取菠菜200克,猪血150克,盐少许。将菠菜、猪血同煮,熟后加盐,然后饮汤。
猪心柏子汤
取猪心1个,柏子仁15克。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清水炖熟,3天吃1次。
黄芪蜜茶
取黄芪15克,蜂蜜30克。将黄芪放入沙锅,加清水500毫升,煎至水剩3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蜂蜜,和匀煮1-2沸,代茶饮。
木耳海参炖猪肠
取木耳15克,海参30克,猪大肠150克,盐、酱油及味精少许。将猪大肠翻开洗净,加水同木耳、海参炖熟,放调料,吃木耳、海参、大肠、饮汤。
蔗汁粥
榨取100毫升甘蔗汁备用。粳米50克加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后,对入甘蔗汁,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便秘日常预防
1、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1-3个。
3、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
4、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让水在肠胃振动,加强通便作用。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
5、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比如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促进排便。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
便秘健康教育
1、大便自通,散步,跑步,作深呼吸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腰抬腿,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经常劳动的农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懒于活动,养尊处优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较多,说明了这个道理。
2、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管的刺激量,利于大便运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因为正常人每公斤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可多食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因为纤维索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多,可增加肠管内的容积,提高肠管内压力,增加肠蠕动,有利于排便,还有就是要多喝水,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肠管内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预防大便干燥就得多喝水,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它们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便秘者,粪便坚硬呈块粒状如羊粪,肠易激综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极少有红细胞,白细胞。
影像学检查
1.直肠指检: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
2.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蠕动)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X线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便秘常引起人们情绪的改变,心烦意乱,注意力涣散,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并与下述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便秘常可导致肛结直肠并发症,长期的便秘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便秘引起肛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块阻塞肠腔使肠腔狭窄及压迫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蠕动,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还可形成粪性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也可发生结肠憩室,肠梗阻,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
便秘也可诱发肠道外的并发症 ,如脑卒中,影响大脑功能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 ,思维迟钝),性生活障碍等,在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