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特综合征(Barrett Syndrome)是指食管下端粘膜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获得性病变,又称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综合征。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故称Barrett综合征。本征多继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在胃-食管反流的基础上食管易发生炎症和溃疡,因鳞状上皮不耐酸而遭受破坏,于是较耐酸的柱状上皮再生,并逐渐向上蔓延累及下段食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烧、疼痛、嗳气、反酸等。该病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因此一旦确诊,患者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严重者可行病变粘膜切除,以防癌变发生。在内镜下,按病变长度分为长段(>3cm)、短段(1~3cm)和超短段(<1cm);按病变粘膜形态可分为舌型、岛型和换周型。
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食冷,热食物,特别是酸性食物后,或取卧位时,出现反复发作的下段胸骨后疼痛和烧灼感,疼痛可放射至颈部,肩胛部或双臂,晚期可有咽下困难,呕吐,呕血,黑粪等,此外,可并发溃疡穿孔或出血。
不耐酸的鳞状上皮遭到损害,耐酸的柱状上皮再生并逐渐向上蔓延累及食管下段,溃疡可穿透食管壁,使纵隔组织纤维化和发生淋巴结炎,如果血管受到破坏则引起出血,纵隔和胸膜可有化脓性病变,镜检粘膜内层具有非典型柱状上皮的异常和增生。
胃镜检查、病理活检可确诊。
巴瑞特综合征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可应用粘膜保护剂硫糖铝,同时给予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普瑞博思对防止食管反流有一定疗效,每次5~10mg,每日3次。
胃镜下粘膜切除术
手术治疗:常需外科手术。
巴瑞特综合征中医治疗
暂无相关疗法。
日常保健
1.多吃软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让牙齿把食物完全磨碎使食物能与胃液充分混合。
2.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奶类、豆类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3.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
食疗保健
平时应少吃或忌食高脂肪的饮食,戒烟、戒酒,尤其不饮烈性酒。少吃柠檬汁、咖啡、巧克力、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胡椒粉等,还应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
日常预防
积极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加强体育锻炼,低脂、低酸饮食。饱餐后避免久坐及卧位。
1.X线检查可见食管壁呈孤立性火山口状溃疡或龛影,距火山口的远端皱褶消失或不典型的皱褶,病变上方痉挛,由于水肿而狭窄。
2.食管镜检查可见。食管下端粘膜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获得性病变,在内镜下,按病变长度分为长段(>3cm)、短段(1~3cm)和超短段(<1cm);按病变粘膜形态可分为舌型、岛型和换周型。
可并发溃疡穿孔、出血、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