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

中耳炎感染侵入硬脑膜下,使一部分蛛网膜和软脑膜坏死形成脓肿。此症不易局限化,很易扩散为弥漫脑膜炎而死亡,故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除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要进行乳突切开,清除病灶,常能经乳突骨质破坏区进入脓腔,刮除周围肉芽,扩大引流。如脓肿范围很大,还应在乳突外进行开颅,去除大片骨板,剪开硬脑膜,或进行多处颅骨环钻引流。据Bannister统计,用开颅行骨成形瓣术的治愈率高于用颅骨多处环钻引流术。目前此症死亡率仍明显高于脑脓肿。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外科 神经外科
  • 需做检查:
    颅脑CT检查  血管造影  颅脑MRI检查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1-2个月
  • 治愈率:
    30%
  • 患病比例:
    0.005%
  • 好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此病易和脑脓肿,脑膜炎相混淆,最好进行脑血管造影和脑CT扫描,可见占位脓肿及半球受压血管影区。

患病急剧,高热,头痛等,发病24小时后可出现谵妄,偏瘫,48小时后即昏迷死亡,据Bannister报告,1/4的病人在入院后48小时内死亡。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由邻近感染灶,如副鼻窦炎,中耳炎,颅骨骨髓炎直接蔓延到硬脑膜外间隙而成,也可继发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和先天性皮肤窦等感染之后。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骨折线表面软组织有肿胀等都足以指示有EDH的可能,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及定位很有帮助,可以看到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向内上或内下移位,上矢状窦部分与颅骨内面分离等现象,CT扫描可以见到颅内有新月形的高密度病变位于颅骨内面与脑表面之间,其CT值在40~100HU之间,同时可显示颅骨骨折,还可显示颅内伴同的其他病变,如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等。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西医治疗

除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要进行乳突切开,清除病灶,常能经乳突骨质破坏区进入脓腔,刮除周围肉芽,扩大引流。如脓肿范围很大,还应在乳突外进行开颅,去除大片骨板,剪开硬脑膜,或进行多处颅骨环钻引流。据Bannister统计,用开颅行骨成形瓣术的治愈率高于用颅骨多处环钻引流术。目前此症死亡率仍明显高于脑脓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中医治疗

脓毒走窜,形成脑痈

【治法】托里排脓,解毒散结。

【方药】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加味。薏苡仁、附片、败酱草、生黄芪、白术、白芥子、茯苓、泽泻、赤芍、蒲公英。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积极治疗邻近感染,防止感染蔓延。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头颅CT检查可显示脓肿部位(常在副鼻窦炎或中耳炎附近)的硬脑膜和脑组织与颅骨内板分离。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并可有意识障碍,癫痫,局灶神经体征,炎症可经硬脑膜导静脉扩散至硬脑膜下和脑内,产生化脓性脑膜脑炎,硬脑膜下脓肿,脑脓肿或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窦炎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