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鼻出血是因各种外力因素引起的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如挖鼻过深,喷嚏或擤鼻过程中,剧烈咳嗽,插鼻饲管及鼻腔异物摩擦,以及粉尘,化学物质的刺激等,均可引起鼻出血,打扑,撞跌,各种车祸均易伤及鼻部引起出血,战时钝挫伤,撕裂伤,鼻骨及鼻窦骨折,鼻邻近组织损伤,头颅外伤常引起严重鼻出血,也常伴有脑脊液鼻漏,甚至是致命性鼻出血。创伤性鼻出血的检查可用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鼻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
如挖鼻过深,喷嚏或擤鼻过程中,剧烈咳嗽,插鼻饲管及鼻腔异物摩擦,以及粉尘,化学物质的刺激等,均可引起鼻出血,打扑,撞跌,各种车祸均易伤及鼻部引起出血,战时钝挫伤,撕裂伤,鼻骨及鼻窦骨折,鼻邻近组织损伤,头颅外伤常引起严重鼻出血,也常伴有脑脊液鼻漏,甚至是致命性鼻出血。
手术损伤(12%):一般多因术中损伤血管而未及时发现,或因术中未采取有效止血措施所致,如经下鼻道施行上颌窦穿剌误伤鼻后外侧动脉,可发生剧烈的动脉性出血,下鼻甲切除术特别易伤及下鼻道后端的鼻咽静脉丛;鼻咽部肿瘤截除术可损伤蝶腭动脉或鼻腭动脉;上颌窦根治术,有的在术后6~7d发生出血者,出血点常在对孔边缘粘膜,筛窦手术中损伤筛前动脉或筛后动脉,或蝶窦手术在咬除蝶窦前壁骨质时损伤蝶腭动脉,常使手术因出血而被迫中断。
气压性损伤(18%):多发生于飞行员或高气压作业的工作人员,如潜水员和隧道作业工人,或鼻腔和鼻窦内气压突然变化,可致窦内粘膜血管扩张或破裂出血,在行负压置换疗法时,若所用负压过大,时间太长,也可使粘膜血管破裂出血。
咯血为喉、气管、支气管及肺部出血后,血液经口腔咯出,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及心脏病导致的肺淤血等。可根据患者既往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鉴别。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之一,当大量呕血时,血液可从口腔及鼻腔涌出,常常伴有消化道疾病的其他症状,全身查体可有阳性体征,可予以鉴别。
创伤性鼻出血西医治疗
一.全身情况处理
1.对呼吸道阻塞的处理
外伤所致的鼻出血,应同时注意呼吸道情况,可分别轻重缓急适当处理,对有呼吸道阻塞者,应首先解除。
2.对休克的处理
对出血剧烈者,不宜从容检查,此时除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外,还要迅速判断是否有出血性休克。发生休克后鼻出血常自行停止,切不可误为已愈。应注意休克前期症状,如脉块而细弱、焦虑、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冷汗、胸闷等。若出血量达500~1000ml,应注意保温,取侧卧位,给氧,立即静脉输液。收缩压低于11.3kPa(85mmHg)时,说明血容量已损失较多,应及时输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对估计急性鼻出血量并无参考价值。
3.止血药应用
止血药对创伤性鼻出血仅起辅助作用。安络血、止血敏对毛细血管出血有效,6-氨基己酸一般对凝血功能障碍者有效,维生素K对凝血酶原减少者有效。
二.止血方法
1.局部药物止血法
以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凝血质或凝血酶紧塞鼻腔5min至2h。渗血较剧者可选用各种止血海绵,如淀粉海绵、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纤维蛋白等,浸于凝血酶溶液中,对鼻腔无刺激性,且易被吸收。中药马勃、血余炭末、海螵蛸、槐花,白芪及紫球草等,经制作消毒可用于鼻腔出血。对局部损伤轻、病人痛苦小。马勃附着力强,能加强血小板的破坏,有助于血块形成。
2.局部烧灼凝固法
以1%丁卡因作鼻粘膜表面麻醉,或用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加稀释异丙基肾上腺素局部注射,作麻醉及初步止血,然后用仪器或药物使出血点或小出血区局部组织凝固以制止出血。仪器可用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电烙器、透热器或激光器的聚集光束等;药物可选30%~50%硝酸银、50%三氯醋酸或纯铬酸等。凝固时以出现明显白膜为主,用药时应避免将棉签在粘膜上摩擦或有多余药液流到健康粘膜上。还应注意勿在鼻中隔两侧对应部位同时进行凝固,以免发生穿孔。
3.堵塞止血法
(1)前鼻孔堵塞法:为严重鼻出血的首选措施。堵塞物为无菌凡士林纱条。堵塞应逐渐由后向前,由上而下,呈折叠式,以免纱条坠入鼻咽。堵塞纱条应在24h后取出,以免发生鼻窦或中耳并发症。如需延长堵塞时间,则应在堵塞物中加入抗生素粉。气囊压迫止血为前鼻孔堵塞的改良方法,将附有通气孔的硅胶膜气囊置于鼻腔可能出血部位,囊内注气使其扩张以压迫止血。
(2)后鼻孔堵塞法:出血侧鼻腔经前鼻孔堵塞后仍有血流入咽部或由对侧鼻孔涌出者,提示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此时,应行后鼻孔堵塞。先将凡士林纱条卷叠成枕形或圆锥形,略大于病人的后鼻孔,两端各留有约25cm长的双线。堵塞时先收敛和麻醉鼻腔粘膜,用导尿管由前鼻孔沿鼻底部插入直达咽部,将首端从口腔内抽出,系上堵塞物上的双线,再抽拉导尿管的尾端,引出堵塞物的双线,即可将堵塞物由口腔送入鼻咽部,紧塞后鼻孔,另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前鼻孔堵塞。前鼻孔处的双线用纱布卷作固定,口咽部所留双线供以后取堵塞物时作牵拉用。后鼻孔堵塞一般在24~36h内取出,否则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及颅底骨髓炎等。
4.动脉结扎法
如以上方法不能制止严重的创伤性鼻出血,则应进行动脉结扎术。结扎动脉之前应确定出血的责任血管。鼻部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两个系统。凡出血区位于中鼻甲下缘以上者,则为颈内动脉分支出血,应结扎筛前动脉;凡出血区位于中鼻甲下缘以下者,则为颈外动脉分支出血,应予结扎颈外动脉或颌内动脉。筛前动脉一般可用丝线结扎或以小银夹夹住,结扎后不可切断,以免断端缩入骨管内,遇扎线脱落时发生眶内出血、眼球突出等并发症。
创伤性鼻出血中医治疗
中成药治疗
1.三七粉:散瘀止血。鼻局部外用,或内服,每日3次,每次3g。(三七片每日3次,每次3片。)
2.云南白药:止血愈伤,鼻局部外用,或口服。每次0.25~0.5g,每日4次。
3.七厘散:定痛止血。每次口服1~1.5g,每日2次。
4.龙胆泻肝丸:泻肝火,降逆止血。每次6g口服,日2次。
5.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养血止血。日服2次,每次1丸。
6.归脾丸:健脾益气止血;日服2次,每次1丸。
7.阿胶:养血止血;捣碎后化于大枣煎汁中服用,每次10~30g,日服2次。复方阿胶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日服2次。
8.仙鹤草素注射液:收敛上血。每次肌注2ml,每日1~2次。
针灸治疗
1.取穴上星,委中,合谷,少商,气海,足三里。先于委中,少商刺血,再刺上星,合谷,留针20分钟,10分钟行针1次。(甘肃中医1994;7(2):45)
2.火柴灸治疗鼻衄:在磷片上划燃后,对准少商穴迅速点灸,手法轻,瞬时灸穴,听到"啪"的响声即可,灸后局部出现米粒大瘢痕,再以同法点灸身柱,鼻衄明显减轻。(浙江中医杂志1990;25(8):375)
3.指压百劳穴2~5分,可止鼻衄。(上海针灸杂志1989;8(3):4)
4.耳针止鼻衄:取鼻的同侧耳穴内鼻,外鼻,神门等耳穴按压王不留行粒,可作为鼻衄的辅助治疗。(中级医刊1989;24(8):58)
5.导引法:令病人双足浸入温水中或将大蒜捣烂,敷于足心涌泉穴上。亦可将吴茱萸捣成末状,炒热,调醋,敷于双足上。有引血下行,减轻鼻衄的功效。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饮食清淡,营养全面,严禁辛辣煎炸及酒等刺激物。
1、控制儿童的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
2、克服挖鼻孔的坏习惯。
3、饮食要注意。秋冬物燥,饮食一定要注意。孩子切勿多吃炸煎及肥腻的物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注意多喝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A、B2。
4、涂油预防鼻出血。鼻出血需要预防,尤其在现在这样干燥的季节。可在孩子鼻腔干燥时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者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5、经常莫名其妙的鼻出血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6、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通过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可出现呼吸道阻塞,休克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