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后肌劳损是股四头肌在跑跳时起屈髋伸膝作用,而乆绳肌是其拮抗肌。当绳肌强度小于股四头肌的60%时,容易损伤。表现大腿后侧有压痛,但不会延伸至膝关节的下方。而坐骨神经痛通常无压痛,并延伸至膝下。由于劳累汗出,受到寒湿之邪侵淫。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寒邪侵入经脉.寒邪凝敛收引,乃可引起经脉受阻,经血留滞凝涩不畅。
股后肌的劳损通常表现为肌肉突然剧烈收缩时股后侧的疼痛(如赛跑者起跑时受阻或跳高者从凹陷处起跳时),大腿后侧有压痛,但不会延伸至膝关节的下方,而坐骨神经痛通常无压痛,并延伸至膝下,大腿深部的疼痛也可能是由于股骨疲劳性骨折所致,诊断需依靠骨扫描。
由于劳累汗出,受到寒湿之邪侵淫,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寒邪侵入经脉.寒邪凝敛收引,乃可引起经脉受阻,经血留滞凝涩不畅。
跌仆闪挫(30%):由于暴力或间接暴力外伤及大腿过度外展损伤筋脉,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癌滞,痰阻经脉,“不通则痛”。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下面的两个疾病进行鉴别:
1、髋关节前脱位:患者患髋关节疼痛,肿胀,腹股沟处隆起,在闭孔部或耻骨上部可触及移位股骨头,患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患肢可能比健侧加长,髋关节活动受限,呈“弹性固定”位,x线片可帮助确诊。
2、髋关节结核:本病好发于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缓慢,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有压痛,足跟纵轴叩击痛阳性,晚期因闭孔神经受刺激而引起内收肌痉挛,x线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闭孔略显扁平,晚期可见骨质破坏。
股后肌劳损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RICE对急性损伤有帮助。其他治疗包括安慰,(目前常用的安慰剂有两类,一类是无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葡萄糖、乳糖、生理盐水等,另一类是有一定治疗作用,但与治疗的疾病无关的药物,如维生素类、葡萄糖酸钙、甘草流浸膏、氨水及无关的中药煎剂等。虽然安慰剂本身是无特殊治疗作用或与治疗疾病无关的一些药物)停止跑跳及治愈后加强乆绳肌锻炼等。
股后肌劳损中医治疗
股后肌劳损中医可认为因感受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或跌仆外伤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临床治疗的辨证论治
1、淤血型 【证见】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治法】行气活血、舒筋祛瘀,通络止痛。佐以补肝益肾。【方药】(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当归,牛膝,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水煎服,每日1剂。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龟板(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补骨脂、仙茅、淫羊藿。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钩藤、丝瓜络。气血虚弱者,加黄芪、何首乌。(2)腰痛验方(鲍相t垺堆榉叫卤唷):处方:盐水炒杜仲,木瓜,破故纸,萆參,续断,当归,金毛狗脊,炙甘草,核桃肉,食盐l匙,甜酒l杯。将核桃肉、盐、酒以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同药咽下。(3)活络效灵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上药全研细末,备用,亦可水泛为丸。 用法用量:上四味,作汤服。若为散剂,一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
2、湿热型【证见】 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 加减,处方:苍术、黄柏,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參,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甘草。水煎服。(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丹参,茯苓。水煎服。
3、寒湿型 【证见】 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治法】 散寒祛温,温通经络。【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 (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炙甘草,白术,茯苓,杜仲、独活,狗脊,牛膝。水煎服。(2)二术苡仁汤 (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薏苡仁,苍术。水煎服。(3)强腰散 (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肉桂,干姜,白芷,胆南星,赤芍,樟脑。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4)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防风,川芎,牛膝6克,桑寄生,秦艽,杜仲,当归,茯苓,党参,熟地黄,白芍,细辛,甘草,肉桂(煽冲)。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4、肾虚型 【证见】 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治法】 补肾填精益气。【方药】(1) 主方左归丸 (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桑寄生、龟板(先煎),牛膝,牡丹皮、泽泻。水煎服。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杜仲,肉桂,淫羊藿。 (2) 温肾止痛丹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川芎,鸡血藤。水煎服。(3) 温肾通络汤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桂枝,淫羊藿,巴戟天,白芍,赤芍,丹参,牛膝,当归,川芎,忍冬藤。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4) 补肾壮腰汤 (李振超验方) 处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杜仲,淫羊藿,狗脊,赤芍,丹参,桑寄生,熟附子,鸡血藤。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按摩手法治疗:
(1)嘱患者仰卧位,并屈髋、屈膝,两手托住膝部下面,医者一手握住其踝部,另一手扶住其膝部,来回摇动患者腰部约30秒钟,最后,嘱患者伸直并放松双下肢,医者用双手握住其患侧下肢踝部,用力拉伸抖动其下肢3—5次。治疗期及治疗后,必须嘱患者坚持作伸屈腰、侧弯腰、旋转腰等运动训练,并用宽皮带束腰,睡硬板床,劳动中应常改变体位和姿势,纠正不良习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节制房事。一般坚持2—3个疗程(10天一个疗程),多能取得明显疗效。
(2)患者俯卧,医者立其一侧,先以双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双侧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及阿是等穴,取静定手法,每穴约点按20秒钟,以感酸胀为宜,在环跳穴,应用加力按法。
(3)双手掌根着力,沿脊柱两侧,从上而下直至骶部,边推边揉,上下往返推揉3分钟,继而沿髂嵴上方,从腰椎开始,用双手掌根分别同时向两侧推揉,如此反复3—5遍,再以五指拿法,依次在腰椎两侧的竖脊肌、痛点及臀部各拿2—3次,并以手掌尺侧及掌心,依次沿脊柱两侧,从上而下,直至骶部施以敲法和摩法各3—5遍,再沿髂嵴上方,从腰椎开始,分别向两侧敲、摩3—5遍。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股后肌劳损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日常预防
在预防方面,主要是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1、患者取仰卧位,用同侧拇指的指腹在思处按压1—2分钟,使患处感到酸楚,舒适为度。
2、患者体位如前,用同侧或对侧拇指的指腹在内收肌腔疼痛处进行左右弹拨8-10 次,以使局部微痛为度。
对本病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大腿内侧肿胀。压痛明显。髋关节被动外展时疼痛明显,特殊检查可发现内收肌抗阻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应该注意鉴别,“4”试验(Patrick sign)又称Gaenslen试验,主要用于诊断髋关节、腰骶椎关节病,坐骨神经痛,及强直性脊柱炎等。
本病的患者,由于损伤筋脉造成局部筋脉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闭阻脉道,“不通则痛”,可致髋关节和膝关节处于稍屈曲,外旋。
由于大腿内收,外展活动时疼痛加重,由于疼痛,故可致走路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