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窦房传导阻滞常见病

窦房传导阻滞简称窦房阻滞,系因窦房结周围组织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传出到达心房的时间延长或不能传出,导致心房心室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可暂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窦房阻滞患者常无症状,也可有轻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漏跳”(长间歇)。如果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可发生连续心搏漏跳,而且无逸搏(心脏高位起搏点延迟或停止发放冲动时,低位起搏点代之发放冲动而激动心脏的现象)出现,则可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另外,尚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颈动脉窦过敏、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病、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高血钾等均匀客观发生窦房传导阻滞。

1、大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40%,因心肌缺血导致窦房结周围器质性损害。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其窦房阻滞发生率为3.5%,比窦性心动过缓要少得多,其发病原因可以是继发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另外窦房结缺血或梗死亦常见。此外,也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炎症或缺血所致的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等。

2、高血钾、高碳酸血症、白喉、流感等。

3、窦房结周区的退行性硬化、纤维化、脂肪化或淀粉样变。

4、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维拉帕米、丙吡胺、胺碘酮、β受体阻滞药等)中毒以及大剂量使用普罗帕酮亦可引起,但多为暂时性的。

5、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的健康人可用阿托品试验证实。

6、少数原因不明,个别可为家族性。

7、少见于静脉推注硫酸镁所致(不能排除因注射速度过快所致),低血钾(<2.6mmol/L)时也可发生。

8、少数可同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呈进行性加重,称双结综合征。

检查

主要依靠心电图的诊断。窦房传导阻滞根据心电图特点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由于体表心电图不能显示窦房结电活动,因而无法确立第一度窦房传导阻滞的诊断。第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鉴别困难,特别当发生窦性心律不齐时。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I型即文氏阻滞,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此型窦房传导阻滞应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莫氏II型阻滞时,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窦房传导阻滞后可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

诊断

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  

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 由于变异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的P-P间期长短不一,有时难与窦性心律不齐相鉴别。根据以下几点可作鉴别:  

(1)必须是用文氏周期所计算出的窦性激动周期:用该周期对心电图各导联出现的类似文氏周期的P-P时间所画出的梯形图结果大致符合诊断者,方能诊断此型窦房传导阻滞。  

(2)文氏周期周而复始。  

(3)窦性心律不齐时P-P间期与呼吸有关,呈逐渐缩短又逐渐延长的特点。而此型传导阻滞P-P间期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是逐渐缩短、最后出现一次接近2倍短P-P间期的长间期。  

2、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与3∶2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 均可呈短的P-P间期与长的P-P间期交替出现,但二度Ⅰ型3∶2窦房传导阻滞的长P-P间期小于短的P-P间期的2倍;而3∶2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长的P-P间期是短的P-P间期整倍数的2倍。  

3、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鉴别

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长P-P间期不是短P-P间期的2倍。而3∶2窦房阻滞二度Ⅱ型长间歇的P-P间期恰为窦性P-P间期的2倍。 

4、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心律不齐的鉴别

不同点为二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的P-P间期突然缩短、突然延长,与呼吸周期无关。而窦性心律不齐时P-P间期为逐渐缩短,逐渐延长,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短,呼气时长。  

5、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鉴别

窦性停搏一般无明显规律,长短P-P间期不存在倍数关系,并且在一份心电图中很少见停搏间期相等的窦性停搏。而在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时,不论阻滞的程度如何,长的P-P间期总是短的P-P间期的整倍数。并且,其长度相等的长P-P间期可反复出现。窦性停搏时往往低位节律点也被抑制,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逸搏。而在高度窦房传导阻滞时,心脏停搏过久,常易出现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及逸搏心律或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心律。  

6、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持久的窦性停搏的鉴别

三度窦房传导阻滞有时有房性逸搏性心律或逸搏;窦性停搏多无房性逸搏或逸搏性心律,是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的病理因素,同时抑制了心房异位起搏点。但是有房性逸搏性心律者也不一定就是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出现房性逸搏性心律,此时鉴别是很困难的。在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中,如果在长时间不见P波之前曾出现过短暂的或较久的窦性停搏,则可诊断为窦性停搏;如曾出现过一、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则可诊断为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室传导的鉴别有以下几点:  

(1)窦房阻滞可有房性逸搏性心律,后者则无。  

(2)窦房阻滞多以房室交接区性心律为基本心律,故QRS波多为室上性,而后者多宽大畸形。  

(3)后者常伴有高血钾所致的高尖T波,而前者则无。  

(4)如有血钾增高,或临床上可查知导致高血钾的疾病存在时,则常形成弥漫性完全性房内阻滞引起窦室传导,而对窦房结的影响较少。   

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发病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起居有常、饮食适当、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育锻炼,以使筋脉气血流通。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右侧束支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