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和便血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重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提肌(又称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hematemesis)为主,而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hematochezia)为主。当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较多或肠内压力高于胃内压力时,血性液可反流入胃和食管,亦可引起呕血,反之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3ml时,也可有黑便。即黑便时可无呕血,而呕血时常有黑便。
常见原因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胃癌等。
3、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等。
4、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合并脓肿或囊肿、胰腺癌等。
5、血液疾病:白血病、DIC等。
6、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7、其他:尿毒症、呼衰、肝衰等。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一般性检查。全身性出、凝血疾病时,出凝血相检查有异常改变,如DIC或维生素K缺乏症等先天性同种免疫性或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出、凝血相异常。
2、粪便检查发现红细胞,潜血试验强阳性急性胃肠炎患儿可有黏液血便,鲜血便等。
3、X线检查
(1)腹部平片:采取仰卧、直立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排除肠梗阻和肠穿孔对新生儿小肠扭转坏死性肠炎及胎粪性腹膜炎尤为重要。
(2)钡剂造影:稀钡餐在非急性出血期造影是有一定价值的,常常加甲基纤维素作双层对比。也可在十二指肠插管后注入钡剂作小肠造影检查(加或不加甲基纤维素)。钡灌肠常有助于肠套叠之诊断。
1、排除假性呕血和(或)便血包括咽入母体的血液和新生儿自身胃肠道外的血液Apt试验有助于此鉴别诊断。
2、排除全身性出凝血障碍疾病在输血(或血浆)、注射维生素K等抗凝剂前检查出、凝血相至关重要,最主要是能对新生儿出血症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排除感染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窘迫和心力衰竭等疾病。
为了预防新生儿自然出血可在产前由孕妇口服维生素K,难产、早产或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产后要注射维生素K,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积极防治DIC、应激性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