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纵隔浊音界扩大常见病

通常由纵膈发生炎症引起,纵膈浊音界扩大。是纵膈炎的体征之一。

纵隔炎指纵隔内的细菌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纵隔炎多形成脓肿,病情严重。慢性纵隔炎多为肉芽肿样,常由原发肺结核或组织胞质菌病感染所致起病缓慢,常无症状,在X线检查时发现,少数患者也可由于病变引起阻塞或压迫而发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已知结核、组织胞质菌病、放线菌、结节病、梅毒、外伤后纵隔出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均可引起纵隔纤维化。亦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上较少见多为继发性常见的病因是贯通性胸部外伤、食管或气管破裂咽下异物造成食管穿孔、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瘘食管镜检查时,外伤穿孔和食管癌溃疡外穿等还可能为自发性的常在呕吐时发生偶因邻近组织如食管后腔、肺、胸膜腔淋巴结心包膜等的感染灶的直接蔓延而引起。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象检查在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均增高,慢性期血象正常。纵隔引流液培养获得病原菌,药敏试验,指导治疗药物选择。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

(1)急性纵隔炎:双上纵隔影增宽且模糊,侧位胸骨后密度增加。脓肿形成者可见纵隔的一侧或双侧见突出的阴影,气管、食管受压移位,亦可见到纵隔液面,纵隔积气积液。

(2)慢性纵隔炎:纵隔胸膜肥厚且增宽,有钙化,气道和食管受压移位。纵隔CT和磁共振检查对本病检查更有价值。

其他检查

纵隔镜检查和活检:病变不明确的做纵隔镜检查,取活检有助于慢性纵隔炎的性质确定与鉴别诊断。

诊断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

1.纵隔病变

纵隔疾病包括纵隔肿瘤(良性及恶性),囊肿,急、慢性纵隔炎纵隔疝纵隔气肿等。

人体的胸腔分左右两个胸膜腔,两侧胸膜腔的中间部分称为纵隔。纵隔内含有心脏、胸内大血管、气管、食管、神经和淋巴组织等。纵隔可以划分数个区域,自胸骨角(即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在体表可摸到该角呈一明显的横嵴)向后引水平线至第四胸椎体下缘部位,此线以上称上纵隔,线以下称下纵隔。上纵隔又以气管为界,前部为前上纵隔,后部为后上纵隔。下纵隔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心包前为前纵隔,心包所在处称中纵隔,心包与脊柱之间称后纵隔。

前上纵隔主要有胸腺、胸内甲状腺,后上纵隔有气管、食管、主动脉弓及其三条头臂血管分枝、胸导管、迷走、神经等。下前纵隔有胸腺下部、淋巴结、脂肪和结缔组织等。下后纵隔有食管、胸导管、降主动脉及其分枝、奇静脉、半奇静脉、迷走和交感神经等。

2.纵隔纤维化

慢性纵隔炎又称特发性纵隔纤维化,病因较复杂。慢性纵隔炎可导致上腔静脉梗阻,患者出现一系列上腔静脉梗阻症状体征。

3.纵隔增宽

 纵隔炎症、血肿、脓肿、气管旁淋巴结核、纵隔内肿瘤和囊肿、上腔静脉及奇静脉扩张、动脉瘤、纵隔胸腔积液等均可使纵隔影增宽,结合临床和病史,必要时做断层摄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以资确定其增宽原因。

诊断:

除病史外,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但由于纵隔炎系感染全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单纯纵隔炎在X线胸片上,除可能有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气肿外并无特殊表现,因此临床上看到的更多是局限性纵隔脓肿,或后纵隔在侧位胸片上有气液面、脓气胸等表现,有时确诊也不容易。X线检查时后前位和侧位胸片很重要。一般床边摄影由于投照条件关系观察不清晰。为了诊断方便最好摄半坐位后前位胸片和侧位胸片。如怀疑食管或气管破裂,可行40%无菌碘油造影,避免用钡剂,以免长期存留,对组织起刺激作用。

预防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气管和纵隔移位 纵隔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