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常见病

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指征,它的持续阳性表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因而可提示疾病慢性化,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E抗原,英文缩写为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在一般情况下,HBeAg埋藏于HBcAg内部,当HBcAg裂解时,HBeAg从肝细胞核内溶入血清,它的出现迟于HBsAg,而消失却早于HBsAg,所以是人体感染HBV后跟随HBsAg出现的第2个血清学抗原标志物。HBeAg在急性肝炎时呈一过性增高,出现于ALT上升前的潜伏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而迅速下降,最后消失。HBeAg在乙肝活动期检出率升高,表明肝细胞有较严重的损伤,病人有很强的传染性。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乙肝e抗体阳性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阳性,揭示乙肝病毒复制仍然活跃,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较快,应加注意。乙肝e抗体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最复杂的一组病人,通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可以把这组病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乙肝病毒复制,无传染性;另一类是乙肝病毒复制,伴有活动性肝病, HBVDNA阳性,有传染性。 30%-50%长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中可检出乙肝e抗体。

 

检查

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的检查诊断:

病原血清学检查即可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阴性,P/N<2.1 放射免疫法(RIA):阴性。

(1)HBeAg增高说明患有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它的出现往往是乙型肝炎的早期或者是活动期。

(2)如HBeAg阳性持续时间大于10周以上或更长时间,病人可能进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肝组织常有较严重的损害,急性乙型肝炎容易演变成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3)HBeAg阳性孕妇有垂直传染性,9%以上的新生儿将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eAg也为阳性。

(4)HBeAg通过感染母亲的胎盘,诱导T细胞对感染的免疫耐受性,是乙肝病毒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清除,使得乙肝病毒持续感染。

诊断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可在感染HBV后早期出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至少说明三个问题:(1)乙肝病人到了恢复期,从此即将告别乙肝病毒感染;(2)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可能患过乙肝病,也可能是不知不觉中的隐性感染,但现在病毒已被清除,获得了对乙肝的免疫,即使有乙肝病毒侵入体内,也仍然安然无恙;(3)单纯抗-HBs-项阳性,是注射乙肝疫苗并免疫成功的标忐,当然也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了。

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清中首先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约1个月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 BeAg),尔后出现抗-HBc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血清中HBV-DNA、 HBsAg和HBeAg先后转为阴性,在HBsAg消失后隔一段时间,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此时抗-HBc与抗-HBs可同时阳性。由于抗-HBs在血清中持续存在时间较抗-HBc短,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抗-HBs消失,仅单项抗-HBc阳性。无论是有临床症状的乙型肝炎病人还是没有临床表现的隐性感染者,他们康复后,血清学检查均可表现为单项抗-HBc阳性。

 

预防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