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即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往也称为新生儿自然出血,其发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包括第Ⅱ、Ⅶ、Ⅸ、Ⅹ活性低下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叫新生儿出血症。主要特点是患儿突然发生出血,而其他情况都很正常,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没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1后在几小时内出血可很快停止。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为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
1.维生素K储存量低
由于维生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孕母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孕母维生素K只有10%可通过胎盘达到胎儿,胎儿维生素K贮量少,故婴儿出生时血中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亦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低出生体重儿血中维生素K水平更低。
2.摄入不足
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15µg/L)仅为牛奶(60µg/L)的1/4,同时母乳喂养儿肠道菌丛产生维生素K也较少,初生母乳量又不足等等,因此,母乳喂养者发病率较牛奶喂养者高15~20倍。母亲饮食中缺乏维生素K,如绿色蔬菜、豆类、肝及蛋等,更至维生素K的缺乏。
3.合成不足
维生素K主要由正常肠道菌群合成,初生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肠道炎症或口服抗生素等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致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
4.其他
患儿有肝胆疾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因胆汁分泌减少,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加重维生素K缺乏。某些因素可促使维生素K不足的新生儿发生出血,比如母亲产前应用某些药物,如抗惊药、抗凝药(双香豆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妊娠或分娩过程发生合并症等,可加重维生素K缺乏。
(二)发病机制
维生素K缺乏之所以导致出血,是由于某些凝血因子的凝血生物活性直接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凝血因子Ⅱ、Ⅻ、Ⅸ、Ⅹ的谷氨酸残基需要经过羧化过程,它们的谷氨酸残基需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具有更多的Ca2 结合位点,增加钙结合位点,才具有凝血的生物活性。这一羧化过程需要一种依赖于维生素K的羧化酶参与,故这4种凝血因子又名维生素K依赖因子。如发生维生素K缺乏,这4种凝血因子就没有活性,上述4种凝血因子只是无功能的蛋白质,不能参与凝血过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
需要做的主要检查包括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等,还可以测定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如果存在维生素K缺乏,则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因子)活性下降,PT、APTT、KPTT延长,但是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正常。此外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通过测定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维生素K水平来明确诊断。
应与新生儿生后1周内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相鉴别。
1.胃肠道出血:应与咽下综合征、应激性溃疡、消化道畸形和感染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鉴别,这些患儿无凝血障碍。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出生时咽下母亲产道的血液或带血的羊水等,于生后不久即发生呕吐,呕吐物呈棕色,也可有血便,但血量均微,洗胃后可止吐。另外,碱变性试验(Apt试验)有助于鉴别母血及儿血。
2.产伤性出血:多发生于分娩的先露部位,生后即出现。但需注意产伤偶可与本病同时并存,使出血加重。
3.其他:如脐部出血应与脐带接扎不紧、脐部感染或肉芽肿等所致出血鉴别。阴道出血应与“假月经”鉴别。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在新生儿早期发生消化道出血。
出生后常规给维生素K1 1mg肌注1次,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母乳喂养者,哺乳母亲应多进食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在生后2~3周再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1 5mg,以预防晚发性出血。孕母接受抗惊厥药物治疗者,应在妊娠末期3个月每天口服维生素K1 5mg,可防止婴儿生后发生本病。前几年曾认为注射维生素K会增加致癌几率,但经过临床对照研究这种观点已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