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溃疡是妇女外阴部皮肤粘膜在细菌、病毒的刺激下,或者是因梅毒、性病淋巴肉芽肿及癌症而引起皮肤破溃。由性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早期应有效地控制感染皮损并追踪传染源。性伴侣不论有无症状均应治疗。注意与其他性病混合感染,尤其是否同时合并HIV感染。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传染性皮损,阴茎套可减少疾病的传播,感染期间不宜性生活。
外阴溃疡的原因:
1.急性外阴溃疡
(1)非特异性外阴炎:溃疡多发生于搔抓后,可伴有低热及乏力等症状。局部疼痛严重,溃疡表浅,数目较少,周围有明显炎症。
(2)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接触单纯疱疹性病毒传染源后一般有2~7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热、不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疱疹。初起为多个疱疹,疱疹破溃后呈浅表的多发性溃疡,有剧痛。溃疡多累及小阴唇,尤其在其内侧面,50%~80%以上的病例累及阴道、尿道和宫颈。溃疡大小不等,底部灰黄,周围边际稍隆起,并高度充血及水肿,溃疡常在1~2周内自然愈合,但常复发。单纯疱疹性病毒由于累及阴道、尿道等,患者常伴随大量白带,白带初为透明浆液,后为浑浊的稀薄脓液,最后因细菌感染而为黄色的脓性白带,伴有泌尿系症状,如尿急、排尿困难等。
(3)白塞病:急性外阴溃疡常见于白塞病,即眼-口-生殖器综合征。过去认为急性外阴溃疡是一种由粗大杆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感染的良性溃疡,现多认为急性外阴溃疡是白塞病的一个发展阶段,可与眼口腔病变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溃疡可广泛发生于外阴各部,而以小阴唇内外侧及阴道前庭为多,起病急,常复发,临床上分为3型,可单独存在或混合发生,以坏疽型最严重。
①坏疽型:多先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病变部位红肿显著,溃疡边缘不整齐,有穿掘现象,局部疼痛重。溃疡表面附有多量脓液或污黄至灰黑色的坏死伪膜,除去后可见基底不平。病变发展迅速,可造成小阴唇缺损,外表类似外阴癌,但边缘及基底柔软,无浸润。
②下疳型:较常见,一般症状轻,病程缓慢,溃疡数目较多,较浅,溃疡周围红肿,边缘不整齐,也可有穿掘现象。常在数周内愈合,但常在旧病灶痊愈阶段,其附近又有新溃疡出现。
③粟粒型:溃疡如针头至米粒大小,数目多,痊愈快,自觉症状轻微。
(4)性病如梅毒、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均可引起外阴溃疡。
①梅毒:梅毒的外阴溃疡可出现在梅毒的一期和二期。梅毒疹表面可发生溃疡,感染梅毒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螺旋体侵人的局部出现初期梅毒病变即硬下疳。特征为无痛的红色炎性硬结,圆形,直径1~2cm 表面浅溃疡,边缘整齐,周边隆起,疮面平滑,呈深红色,表面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溃疡多为单发,位于大小阴唇和阴唇系带,亦可见于阴蒂 ,尿道口或宫颈。
②软下疳:溃疡常为多发性,女性原发溃疡平均4~5个,然后溃疡可自身种植,在其周围又可形成成簇的小溃疡,溃疡一般经1~2个月痊愈。其最初累及部出现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1~2天变成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随后扩大形成溃疡,溃疡形态大小不一,直径1~20mm 边缘粗糙而呈斜坡状,境界清楚,周围有红晕围绕,基底软且较深,覆以灰色或黄色坏死性脓性分泌物,去除污秽脓性分泌物即显露出肉芽肿样基底,有触痛,易出血 。
③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开始为单个丘疹及疱疹,水疱或脓疱,无疼痛,无浸润,而后破溃成糜烂或浅溃疡。溃疡好发于前庭部,小阴唇,阴道口及尿道周围等处,病灶形态规则边缘平坦,表浅,经数天至半月后自行痊愈,不留疤痕。
2.慢性外阴溃疡
(1)结核:外阴结核罕见,偶继发于严重的肺、胃肠道、内生殖器官、腹膜或骨结核,好发于阴唇或前庭黏膜。病变发展缓慢,初起常为一局限性小结节,不久即溃破为边缘软薄而穿掘的浅溃疡。溃疡形状不规则,基底凹凸不平,覆以干酪样结构,病变无痛,但受尿液刺激或摩擦后可有剧痛,溃疡经久不愈,并可向周围扩展。
(2)癌症:外阴恶性肿瘤在早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或小溃疡,病灶多位于大小阴唇、阴蒂和后联合等处。伴或不伴有外阴白色病变 癌性溃疡与结核性溃疡肉眼难以鉴别,需做活组织检查确诊。
外阴溃疡的诊断:
1.非特异性外阴炎搔抓后,局部疼痛,可伴低热、乏力等,溃疡周围有明显炎症。
2. 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疱疹破后成溃疡,伴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全身不适。溃疡基底灰黄色,明显充血水肿,可自愈但常复发。
3. 贝赫切特综合征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可为急性外阴溃疡,与眼口腔病变先后出现,可分为坏疽、下疳粟粒型。
4.梅毒、软下疳、见性病。
5. 外阴结核及外阴癌可表现为慢性溃疡。
外阴溃疡的鉴别诊断:
梅毒:主要发生于Ⅰ期梅毒,称为硬下疳,皮损好发于生殖器部位,也可发生于唇、咽、舌和乳房等处。
生殖器疱疹:在生殖器部位先出现多个丘疹、小水疱或脓疱,继而演变为糜烂、溃疡,皮损处有瘙痒和疼痛感,溃疡一般3―4周左右消退,痊愈后可有新的损害发生或在原处复发。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原发性损害为5―6mm的小水疱或丘疹,自觉症状轻微,可形成溃疡,好发于外阴部位,数日后自愈,不留瘢痕。
腹股沟肉芽肿:多在外阴部位发生皮损,初起皮损为硬的皮下结节,继而形成界线清楚的增生性肉芽肿性溃疡,有臭味,边缘卷滚高起,中心牛肉红色,触之易出血,无疼痛感,溃疡表面有脓液,周围可发生许多卫星状小溃疡。
1.非特异性外阴炎搔抓后,局部疼痛,可伴低热、乏力等,溃疡周围有明显炎症。
2. 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疱疹破后成溃疡,伴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全身不适。溃疡基底灰黄色,明显充血水肿,可自愈但常复发。
3. 贝赫切特综合征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可为急性外阴溃疡,与眼口腔病变先后出现,可分为坏疽、下疳粟粒型。
4.梅毒、软下疳、见性病。
外阴溃疡的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严禁嫖娼卖淫。
2.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及时彻底治疗早期病变防止病变发展到晚期阶段。
4.婚前、孕期常规梅毒血清学检查。
5.严格挑选血源,供血者一律做梅毒血清试验。
6.由性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早期应有效地控制感染皮损并追踪传染源。性伴侣不论有无症状均应治疗。注意与其他性病混合感染,尤其是同时合并HIV感染。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传染性皮损,阴茎套可减少疾病的传播,感染期间不宜性生活。
7.生殖器结核多为继发性感染。原发病灶以肺结核为主,因此积极防治肺结核对预防生殖器结核有重要意义。其预防措施除加强防肺结核宣传教育外,应加强儿童及青少年的保健工作。体重2200g以上的新生儿,出生24h后即可预防接种卡介苗,必要时可在3个月内补种。3个月以后的婴儿直至青春期少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行卡介苗接种。结核病活动期应避免妊娠。此外,生殖器结核患者其阴道分泌物及月经血内可能有结核菌存在,应加强隔离,避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