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为肠鸣音。肠鸣又称腹鸣,指肠动有声。本症首见于《素问・脏气法时论》,亦称为肠中雷鸣、肠为之苦鸣等,《证治准绳》、《张氏医通》、《辩证录》、《杂病源流犀烛》等对此症均有论述。脾胃失调,升降失常, 始终听不到者,称为肠鸣音消失(静腹),常见于急性腹膜炎。若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此时应重点听诊右下腹,并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无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各种原因的肠壁肌肉劳损,肠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减少,或许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 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此时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以诱发肠鸣音。
临床上对于肠鸣音消失的患者要检查:
一、体格检查
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
诊断
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鉴别诊断
1、寂静腹:若腹腔内积液超过500ml以上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一开始即可消失,所谓“寂静腹”。这个症状是由于胃溃疡性穿孔引起的。急性穿孔是胃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溃疡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
肠鸣:是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肠鸣声低弱而和缓,一般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音高亢而频急。临床根据作响的部位及声音来判断病位和病性。
2、胃肠道胀气: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常表现为嗳气、腹胀腹痛和矢气(放屁)。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约100-150ml少量的气体,当气体量增多时,就形成胃肠道胀气。一是随吞咽或饮水等将空气吞入胃肠道,二是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酵解产生气体,三是气体从血管内弥散至肠腔。
3、鼓肠:可见于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经系统的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麻痹性鼓肠为烧伤后败血症常见症状可伴神志改变,创面可短时变坏,色泽污暗,坏死足智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
4、肠蠕动减少:肠蠕动减少可以引起便秘等疾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暖气反胃,大便带血等症。常可在左下腹扪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
1、多数腹膜炎可以预防,对常见的致病原因如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2、腹部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胃肠液外溢,以防污染腹腔。
3、儿童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愉快时免疫力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