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仍为风湿热,常伴关闭不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损害。其他少见病因尚有类癌瘤、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右心房肿瘤等。正常三尖瓣口面积>7.0cm[sup]2[/sup],<1.5cm[sup]2[/sup]时,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产生舒张期三尖瓣跨瓣压差,右心房压和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淤血,同时右室排血量减少。二尖瓣狭窄的肺部表现可因伴有明显的三尖瓣狭窄而减轻。
最常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狭窄单独存在者极少见,常伴关闭不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损害。病理改变与二尖瓣狭窄相似,但损害较轻。其他罕见病因有先天性三尖瓣闭锁和类癌综合征、心脏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
1、影像学检查
(1)X线 :右心房增大,上腔静脉扩张,但肺动脉段不突出。
(2)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可确诊三尖瓣狭窄,多普勒超声可测算跨三尖瓣压力阶差。
2、其他检查
心电图:右房增大,Ⅱ、Ⅲ和aVF导联P波振幅>0.25mV,无右心室肥大。
根据典型杂音、右心房扩大及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对诊断有困难者可行右心导管检查,应注意与右房粘液瘤、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相鉴别。
右房粘液瘤:右房粘液瘤在临床上无特异性症,主要表现为右心衰、发热和易疲劳。若瘤体部分脱落时 ,可造成肺栓塞,表现为胸痛、咳嗽及咳血,如活动度大的瘤体堵塞右侧房室孔,可引起心排量突然下降而造成晕厥,但这种晕厥可以随体位的改变而得到缓解。
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症状。
1、预防风湿热是关键,在使用药物时需个体化。注射青霉素要特别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门诊注射时,应有相应的急救设施。
2、避免拥挤:特别是家庭卧室和学校教室,保持良好通风,不宜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和体力的过劳和不良刺激、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等,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和超体重。心功能不全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如跑步、游泳、举重、赶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