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口渴感丧失常见病

继发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的肿瘤,脑部创伤、手术、炎症引起,当病变累及下丘脑口渴中枢而丧失口渴感。口渴感丧失可见于高血压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贫血、尿路梗阻、范科尼综合征等。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常见的继发病因有:

1.饮食失常过量饮水、钠摄入少,蛋白质摄入少。

2.慢性肾衰,浓缩功能减退。

3.电解质紊乱、低血钾、高血钙。

4.尿路梗阻解除后利尿。

5.急性肾衰利尿期。

6.阵发性高血压

7.系统性疾病 镰状细胞贫血,舍格伦综合征,淀粉样变,范科尼综合征,肉样瘤(结节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轻链肾病等。

8.药物 锂、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秋水仙碱、长春碱、甲氧氟、麻醉剂、甲苯磺胺、氯磺丙脲、两性霉素B、庆大霉素、呋塞米、依他尼酸、渗透利尿药、血管造影剂、环磷酰胺等。

检查

1.尿液检查 每天尿量明显增多,而且伴有尿比重降低(1.001~1.005)、尿渗透压多在150~180mmol/L。加压素试验无反应(“不完全表现型”者可有部分反应)。

2.血液化验 因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血浆渗透压>280mOsm/L时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升高,血钠、血氯升高,血钠>150mmol/L,晚期尿素氢和肌酐可增高。

3.外源性注射加压素治疗无效,尿中cAMP液不升高。高渗盐水试验无反应,禁水试验可用以区别重体性、精神性、肾性尿崩症。

常规进行影像学及B超等各种检查,可发现出生时羊水过多。静脉肾盂造影发现肾积水、输尿管积水、膀胱扩张等。脑CT检查可发现脑组织钙化,脑电图检查可发现有异常波或癫痫样放电等。

诊断

口渴感丧失的鉴别诊断:

1、烦渴多饮尿崩症常伴烦渴多饮,或发热,脱水,甚或抽搐。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无明显病因,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为多见。

2、口干渴难忍:口干渴难忍表现为主观口渴,想要喝水,喝完后症状稍有好转,可是不久口渴如初。

3、多饮:糖尿病人无法将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各种糖以正常人的水平转换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他们所吸收的糖在人体糖循环的途径中分解成了葡萄糖之后就无法再利用了,而用来过滤血液内杂质的肾脏就会把血液里的葡萄糖吸收到尿液里,然后传输给膀胱,然后排出。尿的渗透压高了,水排出的就多,当然体内需要的水分达不到时就渴,所以多饮。

1.尿液检查 每天尿量明显增多,而且伴有尿比重降低(1.001~1.005)、尿渗透压多在150~180mmol/L。加压素试验无反应(“不完全表现型”者可有部分反应)。

2.血液化验 因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血浆渗透压>280mOsm/L时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升高,血钠、血氯升高,血钠>150mmol/L,晚期尿素氢和肌酐可增高。

3.外源性注射加压素治疗无效,尿中cAMP液不升高。 高渗盐水试验无反应,禁水试验可用以区别重体性、精神性、肾性尿崩症。

常规进行影像学及B超等各种检查,可发现出生时羊水过多。静脉肾盂造影发现肾积水、输尿管积水、膀胱扩张等。脑CT检查可发现脑组织钙化,脑电图检查可发现有异常波或癫痫样放电等。

预防

护理:

1、患者夜间多尿,白天容易疲倦,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

2、在患者身边经常备足温开水。

3、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以了解病情变化。

合理饮食有利于尿崩症的康复

中医提醒各位尿崩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合理的饮食,有益于身体的康复。

1、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喝的太多。

2、注意要适量的补充盐分。

3、避免水中毒。

4、便秘者可以多服用些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等。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