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裂瘘管为腮囊、腮沟相通或腮沟不消失而生成腮裂瘘管的外瘘口及全程,因瘘管位于颈部,故又称颈侧瘘管。第一腮裂瘘管伴有耳内流脓。第二、三、四腮裂瘘管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1/3和下1/3处有外瘘口,扁桃体窝、食管上端有内瘘口,沿外瘘口向上触诊,可触及有坚实条索状物。囊肿或瘘管内为复层鳞状上皮,偶见其他上皮成分,上皮层外为结缔组织包膜,术中容易分离,囊腔内含有脱落上皮,粘液及脓液,常有胆固醇结晶。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4-6周
诊前必看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内流脓 | 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 | 口臭 |
X线碘油造影 口腔内窥镜 口腔X光片检查
结核性中耳乳突炎 | 甲状舌囊肿及瘘管 | 放线菌病 |
先天性鼻部皮样囊肿及瘘管 |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