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xternal exudative retinopathy)或外层出血性视网膜病变(external hemorrhagic retinopathy)又称为Coats病、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retinal telangiectasis)。1908年首先由Coats报道,当时将本病分为3种类型:1型 不伴有血管改变的渗出性视网膜病变;2型伴有血管异常和出血的渗出性视网膜病变;3型有血管瘤和动静脉交通。后来认为第3种类型是一独立血管病,应称为von Hippel病,故不再包括于Coats病一类内。1956年Reese发现患者是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发展成典型的Coats病,所以称本病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本病并不太常见,大约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08%。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之比为13∶1。年龄范围为1~34岁,平均年龄5.9岁,12岁以下者占97.62%。 通常侵犯单眼,偶为双侧。病程缓慢,呈进行性,破坏性很强,预后不良。早期不易察觉,直到视力显著减退,现出白瞳症或失用性外斜时才被注意。晚期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而失明。
大多见于男性青少年
无传染性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1-2个月
诊前必看
五官科 眼科
葡萄膜炎 | 视网膜脱离 | 微循环障碍 |
视力障碍 | 黄斑囊样水肿 |
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玻璃体积血 | 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