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按梗死范围,心肌梗死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无传染性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3-6周
诊前必看
外科 心胸外科
胸闷 | 心肌坏死广泛 | 胸痛 |
胸闷憋气 | 心肺栓塞 | 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 |
肌红蛋白偏高 | 心动过速 | 手术时伤口不再出血 |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血清乳酸脱氢酶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脑脊液环磷鸟苷 体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3.8sα2-糖蛋白 超氧化物岐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环磷酸鸟苷 全血镍(Ni) 血浆蛋白C抗原 血清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 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血清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T(TnT)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I) 血清精氨酸酶(ARG) 血清脂蛋白-α 血栓调节蛋白活性 血栓调节蛋白抗原 血小板第Ⅳ因子 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 红细胞比积(PCV) 全血镍 酶学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稳定型心绞痛 | 右室心肌梗死 | 变异型心绞痛 |
冠心病 | 心房心肌梗死 | 无痛性心肌梗死 |
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