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主要症状:不能直立、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颈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
脊柱关节炎
1、全身症状:反应性关节炎较常出现中高度发热,而其他类型脊柱关节炎在病情较重时常出现低至中等度发热。病情较重时体重减轻、贫血和全身乏力亦较为常见。
2、其他器官受累表现:色素膜炎是脊柱关节炎最常合并的眼部损害,文献报道,约25%的患者可发生眼色素膜炎等。强直性脊柱炎心脏受累的常见表现包括心脏瓣膜功能不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反流)、不同程度的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由于胸椎强直、肋椎及胸肋关节的炎症,使得胸廓扩张受限。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肺胸膜受累是双上肺的纤维化病变,发生率可达1.3%~30%。进展期的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脊柱骨折并非罕见。强直性脊柱炎的肾脏病变最常见的是继发淀粉样变性。IgA肾病在强直性脊柱炎不常见。其它常见的肾脏表现包括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脊柱骨折
1、外伤后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
2、可有不全或完全瘫痪的表现。如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障碍等。
脊柱侧弯
肩和骨盆的倾斜,长期不对称姿势,优势手、下肢不等长,肌肉凸侧组织紧张,凹侧组织薄弱、被牵拉。从脊柱侧弯症状表现来看,这种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脊柱侧弯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很大一部份病人的病情,将会发展加重,平均每月加重1~2度,特别在生长发育旺盛期,脊柱侧弯发展更快。脊柱侧弯的危害,如听任畸形发展,最终可形成严重脊柱侧弯。导致躯干严重畸形。两肩高低不平,背部隆起的“剃刀背”,一侧胸廓塌陷。一侧隆起,骨盆倾斜和陂行。
强直性脊柱炎
1、初期症状
对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颈椎病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1、不正确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卧姿以及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劳动。
2、不合理的寝具都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功能紊乱。
3、风寒、潮湿的侵袭,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变性。
4、外伤会使病情恶化,慢性的损伤逐渐引起病症加重。
5、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状。
6、遗传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患者为遗传性。
7、职业因素:舞蹈家、长途司机、焊工、办公室人员以及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等。
一般脊柱疾病通过X线、CT检查即可做出准确判断。
脊柱疾病西医治疗
脊柱关节炎
1、非药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及有外周关节病变的脊柱关节炎患者尤其应注意康复锻炼。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相对较硬的床垫,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不宜过高。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的疼痛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2、一般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可迅速改善患者腰髋背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无论早期或晚期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治疗都是首选。不应把本类药物简单理解为止痛药物而忽视其应用,本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而非单纯止痛,目前主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只要是出现腰髋背部疼痛就应不迟疑地足量、足疗程应用此类药物,不应为防止出现副作用而忍受疼痛,否则长期疼痛、僵硬很容易逐渐出现脊柱僵直、驼背等畸形。对NSAIDs迅速起效、症状得到缓解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有用工具。
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大多夜间疼痛明显,因此睡前应用此类药物疗效最为理想。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中较多的是胃肠不适,少数可引起溃疡;其他较少见的有头痛、头晕,肝、肾损伤,血细胞减少,水肿,高血压及过敏反应等。医师应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抗炎药物。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炎药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抗炎药物通常需要使用2个月左右,待症状完全控制后减少剂量,以最小有效量巩固一段时间,再考虑停药,过快停药容易引起症状反复。如一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应改用其他不同类别的抗炎药。在用药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治疗不仅不能阻止本病的发展,还会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本病伴发的外周关节炎,可行长效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对其他治疗不能控制的臀部疼痛,在CT指导下行糖皮质激素骶髂关节注射,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
(3)柳氮磺吡啶
该药可改善脊柱关节炎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并可降低血清IgA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活动性指标,特别适用于改善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并对本病并发的前色素膜炎有预防复发和减轻病变的作用。至今,该药对脊柱关节炎的中轴关节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均缺乏证据。通常推荐用量为2.0~3.0g,分2~3次口服。本品起效较慢,通常在用药后4~6周。为了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一般以0.25 g,每日3次开始,以后每周递增0.25 g,或根据病情,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剂量和疗程,维持1年以上。为了弥补SSZ起效较慢及抗炎作用欠强的缺点,通常选用一种起效快的非甾体抗炎药与其并用。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症状、皮疹、血细胞减少、头痛、头晕以及男性精子减少及形态异常(停药多可恢复)。磺胺过敏者禁用。
(4)甲氨蝶呤
MTX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脊柱关节炎。但经对比观察发现,本品仅对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发僵及虹膜炎等表现,以及ESR和CRP水平有改善作用,而对中轴关节的放射线病变无改善证据。通常以7.5mg~15mg,个别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口服或注射,每周1次。同时,可并用1种非甾类抗炎药。尽管小剂量MTX有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但其不良反应仍是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这些包括胃肠不适、肝损伤、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血细胞减少、脱发、头痛及头晕等,故在用药前后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其他有关项目。
(5)沙利度胺
国内黄烽等观察30例难治性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沙利度胺(200mg/d)为期一年的开放试验,结果26例患者完成了试验,发现该药对多数患者疗效较好。同时发现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NF-a的转录水平显著减少。但本品的不良反应相对偏多,常见的有嗜睡、头晕、口渴、便秘、头皮屑增多,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肝酶升高、镜下血尿及指端麻刺感等,对选用此种治疗者应做严密观察,在用药初期应每2~4周查血和尿常规、肝肾功能。对长期用药者应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外周神经炎。妊娠期女性服用该药可导致胎儿呈短肢畸形(海豹胎),因此对于妊娠期女性以及近期拟生育的患者(包括男性)应禁用本药。
(6)来氟米特
本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炎疗效较佳,另外,该药对强直性脊柱炎其他症状,如:虹膜炎、发热等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该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外表现的治疗。该药通常以10mg/d剂量应用,病情较重者可加至20mg/d。该药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建议应用该药期间同时并用护肝药物,且用药初期应每2~4周查肝功能,以后每3~6个月复查1次。食欲减退、瘙痒性皮疹(常于用药较长一段时间出现)、体重下降等亦可在该药治疗过程中出现。
3、关节镜治疗
通过关节镜进入病变关节,用旋转刨削刀切除滑膜组织并将其吸出,可以有效地缓解脊柱关节炎难治性关节滑膜炎症。关节镜操作的微创性显著减少了传统开放手术对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使患者术后康复期大大缩短。关节镜检查术还可用于检查关节软骨、获取滑膜组织。
4、外科治疗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前屈或侧弯畸形较为严重导致明显生活障碍者,如行走时无法看到前方几米外的路,此类患者可考虑脊柱椎体截骨纠正畸形,但该类手术风险较大,可能使脊髓受损而导致下肢截瘫,因此对于畸形并不非常严重者不建议手术矫正,应在内科积极治疗下进行体疗康复锻炼,亦可一定程度地减缓或抑制畸形的发展。对于髋关节间隙出现明显狭窄或股骨头坏死变形的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痛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置入关节的寿命90%达10年以上。
5、心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疲劳、述情障碍等,应采用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应用抗抑郁类药物。
脊柱骨折
一、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1、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1)椎体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柱过伸,同时嘱伤员3日后开始腰背部肌锻炼,开始时臀部左右移动,接着爱国作背伸动作,使臀部离开床面,随着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离开床面的高度逐日增加,3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第3个月内可以下地少许活动,但仍以卧床休息为主,3个月后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2)椎体压缩高度超过1/5的青少年及中年伤者,采用两座法过仰复位,在给予镇痛剂或局部麻醉后,用两张桌子,一张较另一张高约25—30cm左右,桌横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端置高桌侧,两手抓住桌边两大腿放在低桌上,注意胸骨柄和耻骨联合处必须露出,一助手把住伤员两侧腋部,另一任握住双侧小腿,以防止伤员坠落,利用悬垂之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者一手托住髂嵴,另一手扪摸有突的棘突,观察是否已复位,如果仍有后突,术者可用手掌施力于后突的棘突处,使皱褶的前纵韧带绷紧,压缩的前半部椎体得以复位,棘图重新互相靠拢和后突的消失,提示压缩的椎体已复位,复位后即在此位置包过伸位石膏背心,也可先上石膏后壳,干硬后伤员仰卧在石膏后壳上,包成完整的石膏背心,石膏干透后,鼓励伤员起床活动,固定时间约3个月,在固定期间,坚持每天作背肌锻炼,并逐日增加锻炼时间。 也可以采用双踝悬吊法,局部麻醉后将伤员移向手术台之一端,使其颈部位于台之边缘,伤员俯卧,用双手拉住一靠背椅的靠背,靠背架上有衬垫,伤员的额部托在衬垫上,在踝关节部包棉垫,然后在踝部套上牵引带,利用滑轮装置将双下肢逐渐拉高,直至骨盆离开台面约10cm为止。依靠悬垂的腹部和经下肢的纵向牵拉,可使脊柱过伸,后突消失,压缩成楔状的椎体即可复位。复位的手法同两桌法,复位后在此位置包石膏背心。包石膏方法、固定时间与吨位时间约同前。
2、爆裂型骨折的治疗,对没有神经症状的爆裂型骨折的伤员,经CT证实没有骨块挤入椎管内者,可以采用双踝悬吊法复位,因其纵向牵引力较大,比较安全,但需小心谨慎,对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块挤入椎管内者,不宜复位,对此类伤员宜经侧前方途径,去除突出椎管内的骨折片以及椎间盘组织,然后施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必要时还可置入前路内固定物,后柱有损伤者必要时还需作后路内固定术。
3、Chance骨折,屈曲-牵拉型损伤及脊柱移动性骨折-脱位者,都需作经前后路复位及内固定器安装术。
二、颈椎骨折的治疗
1、对颈椎半脱位病例,在急诊时往往难以区别出是完全性撕裂或不完全性撕裂,为分支产生迟发性并发症,对这类隐匿型颈椎损伤应予以石膏固定3个月。虽然韧带一旦破裂愈合后能否恢复至原有强度仍有争论,但早期诊断与固定无疑对减少迟发性并发症有很大的好处。对出现后期颈椎不稳定与畸形的病例可采用经前路或经后路的脊柱融合术。
2、对稳定型的颈椎骨折,例如轻度压缩的可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kg,复位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石膏干硬后可起床活动,压缩明显的和有双侧椎肩关节脱位的可以采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再辅以头颈胸石膏固定,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到6—10kg,及时摄X线片复查,如已复位,可于牵引2—3周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有四肢瘫者及牵引失败者须行手术复位,必要时可切去交锁的关节突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同时还须安装内固定物。
3、单侧小关节脱位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状,特别是椎管偏大者更能幸免,可以先用持续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逐渐增加,从1.5kg开始,最多不能超过10kg,牵引时间约8小时,牵引过程中不宜手法复位,以免加重神经症状,复位困难者仍以手术为宜,必要时可将上关节突切除,并加作颈椎植骨融合术。
4、对爆破型骨折有神经症状者,原则上应该早期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经前路手术,切除碎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但该类病例大部病情严重,有严重并发伤,必要时需待情况稳定后手术。
5、对过伸性损伤,大都采用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伴发神经症状者很少,没有移位者可采用保守治疗,牵引2—3周后上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有移位者应作颈前路C2—3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而对有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有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者一般在伤后2—3周时作椎管减压术。
6、对第Ⅰ型、第Ⅲ型和没有移位的第Ⅱ型齿状突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可先用颌枕带或颅骨牵引2周后上头颈胸石膏3个月。第Ⅱ型骨折如移位超过4mm者,愈合率极低,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可经前路用1—2枚螺钉内固定,或经后路C1—2植骨及钢丝捆扎术。
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一般20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先不予治疗,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应进行支具治疗。首诊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下列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胸弯大于40度、胸腰弯/腰弯大于35度者;
(2)支具治疗不能控制,侧弯快速进展者;
(3)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人,如果侧弯是容易进展的类型或者在观察期间出现侧弯明显进展,则应尽早手术治疗,一般3~5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术时机。
由于脊柱侧凸病因复杂,类型繁多,是否需要手术绝非简单地依据患者年龄或侧弯度数,还应考虑到畸形的类型、特点、节段、进展速度、患者骨龄发育及畸形对患者体态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进展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早手术已成共识,因其随年龄增长不仅畸形加重,且变得僵硬,难于矫治。但特发性脊柱侧弯如在儿童期过早行后路矫正融合,可能会影响其脊柱生长发育,远期很可能会出现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术对脊柱的生长和活动度的影响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因此每个脊柱侧弯的患者都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脊柱侧凸手术目的是: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采用当前的三维矫形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脊柱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矫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纠正,因为手术还要考虑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过分的矫正容易导致内固定物失败,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导致神经损害和瘫痪。不同年龄、不同度数以及病因的侧弯矫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发性脊柱侧凸其矫正率通常可达到60%~80%。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虽无特效治疗方法,但早期治疗可缓解疼痛和减轻脊柱强直,抑制症状发展,预防畸形,后期治疗在于矫正畸形和治疗并发症,若为早期病人,应嘱其不要总是卧床休息,而要尽可能背靠椅子挺直背坐着,必要时可根据情况挺直腰站立,要睡硬板床,不垫枕头,以免脊柱和颈椎变形,本病同其他炎症性疾病一样,应适当休息,休息期间要进行适当活动,散步,绝不要整天卧床,夜间睡觉时,可用镇静剂,以促使睡眠。
1、治疗原则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的是减缓疼痛和僵硬感,有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患病20年后,85%以上患者每天仍有疼痛和僵硬感,超过60%患者需服用药物治疗,病人的教育对成功的治疗至关重要,病人必须了解,尽管疼痛和僵硬感,通过适当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治疗会得到很好控制,但定期做治疗性体育锻炼对减少或防止畸形和残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病人必须直立行走,定期做背部的伸展运动,睡硬板床并去枕平卧,最好是仰卧或伸背俯卧,避免卷曲侧卧,劝告病人戒烟,定期做深呼吸运动以维持正常的胸扩展度,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的运动方式,戴上潜水镜和通气管能使颈部明显屈曲畸形的患者做自由泳运动,虽然经常性的身体锻炼和NSAID药物方案成功地治疗了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仍有部分患者需要服用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心脏并发症可能需行动脉瓣置换或植入起搏器,肺尖纤维化虽不容易处理,但很少需要手术切除,颈椎受累可导致颈部各种运动明显受限,但寰枕和寰枢关节不会完全强直,还可允许一定程度的头部旋转和点头动作,特殊的宽视野镜对这样的患者很有用,同样,特殊的多棱镜可增加由于严重驼背行走时不能向前看的患者的视野,在极个别病情发展至晚期的患者,手术治疗很有帮助,全髋置换术可产生良好的效果,能部分或完全纠正病人因严重髋关节病变引起的残废,椎体楔形骨切除可用于有严重驼背患者,但要承担相对较高的偏瘫的风险,强直性脊柱炎的强直性骨质疏松非常容易引起骨折,即使是相对轻的外伤,包括患者回忆不起来的外伤也是如此,骨折线常是横贯性的,颈椎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常在颈5~颈6或颈6~颈7水平,且不容易被X线检查发现,磁共振成像对发现骨折有帮助,在任何晚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其主诉轻伤后有颈痛或胸痛,就要注意排除骨折,骨折可能引起脊柱椎间盘炎(椎间盘椎体破坏)和假关节形成,据报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椎间盘炎的发生率是5%~6%,最常见的部位是胸1~腰1,但脊柱椎间盘炎可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自发形成,有一半的患者无症状,一些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局部制动,而不是锻炼,以助于形成纤维化和融合,这可能是少数需用支架固定的例子之一。
2、药物治疗
(1)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药物仍是NSAID,无论是急性发病还是在慢性病程中,都可用,NSAID来改善脊柱或是外周关节疾病的症状,所有NSAID均可减缓疼痛(后背痛,骶髂关节痛,外周关节炎引发的疼痛和间或出现的足跟痛)和僵硬感,尚未证实NSAID对骨性强直的进展过程有何种影响,NSAID的主要问题仍是胃肠道副作用和肾脏损伤。
(2)糖皮质激素:口服皮质激素在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治疗中毫无价值,因其副作用大,且不能阻止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顽固性肌腱端病和持续性滑膜炎可能对局部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眼前色素膜炎,可以通过扩瞳和以激素点眼得到较好控制,对难治性虹膜炎可能需要全身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外周关节炎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
(3)缓解病情药物:通常情况下,很少用缓解病情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当NSAID治疗不能满意地控制病情,患者对NSAID耐受性较差,或者当患者出现了如关节外症状等严重情况时,才考虑应用缓解病情药。
3、放射治疗:因放射治疗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白细胞下降和放射病,故目前较少应用,但应用小剂量多次照射,对缓解症状和延缓畸形发生确有一定疗效。
4、外科治疗:已发生关节畸形并达半年以上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手术治疗:
(1)肌腱松解术:对关节尚能活动,畸形是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造成的患者,常用肌腱切断术和肌腱延长术,必要时可再加用关节囊切除术及其他软组织松解术。
(2)骨关节手术:对关节强直是畸形造成的患者,可施行下列手术:
①切骨矫形术:在近关节处切骨,然后将肢体置于功能位,此项手术最多用于髋关节畸形,矫正驼背畸形,可用脊椎切骨术,于腰3与腰4部位进行,手术先切断切除部位的棘突,椎板和关节突,然后以手法将脊柱压直,术后用接骨板内固定棘突,或嘱病人在石膏床上休息6~8周,有髋关节畸形者不宜采用脊椎切骨术。
②关节融合术若关节强直不够坚固,并在活动时产生疼痛,或关节畸形不能用上述方法矫正时,可考虑采用关节融合术。
③关节成形术:双侧髋关节均发生强直时,应行双侧或单侧关节成形术,效果较为满意的是不锈钢帽成形术,另外,亦可考虑Batchelor假关节术。
颈椎病
1、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
2、运动疗法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3、牵引治疗
“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4、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5、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6、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7、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脊柱疾病中医治疗
详细中医疗法参考具体疾病。
1、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2、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1、X线检查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对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3、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4、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检查都可提示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
1、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早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5、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6、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