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称之为骨不连。骨组织具有自身修复的强大能力,当骨折给予适当的治疗,大多数骨折都会很好愈合。然而,一部分骨折却难以愈合。当骨折愈合比较缓慢,称为延迟愈合。当骨折不能愈合,则称为骨不连。在所有骨折病人中,大约5%的患者愈合困难。由于骨折部位的持续活动,骨不连通常伴有疼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性因素包括患者的代谢、营养、健康状况和活动情况。另有报道认为吸烟也与之有关。而局部因素主要有:骨折部的血液供应、感染的影响、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端软组织嵌入及治疗方法的影响。后者包括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时对软组织的切开及骨膜的剥离、持续骨牵引时牵引过度、骨折固定不确实、不恰当的功能锻炼以及开放性骨折清创时摘除碎骨过多等。除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外,全身性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远不如局部因素的影响大。
1、骨折端有异常活动:骨折在6个月以上,作骨折端活动检查时,若有异常活动,即可诊断为骨不连。
2、疼痛:骨端在移动时或试做负重时,产生疼痛。
3、畸形与肌萎缩:未连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缩短与旋转畸形。由于长期不能使用肢体,关节挛缩畸形与肌萎缩都可出现。
4、负重功能丧失:骨干骨折后的骨不连负重功能丧失,但某些股骨颈骨折有跛行。
5、骨传导音降低:骨不连或延迟连接,骨传导音较健侧弱。
确定骨不连的原因是选择治疗方法的关键。导致骨不连最常见的原因如下:感染、局部血液供应不足、骨折端分离、骨折稳定不足。
任何一处骨都可以发生骨不连,但有几处是臭名昭著的容易发生骨不连。其原因是这些部位的血液供应差。包括:舟骨、距骨、股骨颈、第五跖骨、胫骨中下段等。
以下情况的骨折也容易发生骨不连:
骨折合并主要软组织破坏(如开放骨折骨)。
高能量损伤机制导致的骨折(如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
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同时合并有代谢性骨骼疾病患者的骨折。
1、迟发性幼年骨质疏松:普遍性骨质疏松,椎体双凹变形或扁平椎体,以及脊柱的侧后突畸形和易骨折等,与成骨不全相似;但后者尚有头大,两侧颞骨外突,扁颅底,面小呈三角形,蓝色巩膜,多发缝间骨,并有家族史等均与前者不同。Ⅰ型OI的诊断有时十分困难,凡遇青少年骨质疏松或围绝经期出现的严重骨质疏松症均应想到Ⅰ型OI可能。
2、骨软化和佝偻病:无骨脆易折,无蓝色巩膜,矿化前沿带模糊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骺软骨盘增宽,骨软化多见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骨痛,血清钙,磷均降低。
3、维生素C缺乏症:病人亦有骨质疏松,但皮下,肌间,骨外膜可有出血点,可有剧痛并可出现假性瘫痪,骨折愈合后可出现钙化。
4、骨肉瘤:成骨不全病人骨折部分可出现大量骨痂,多数为良性,仅少数有血沉和血ALP升高,必要时可行骨活检鉴别。
5、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关节松弛和活动过度是OI的特征之一,应与引起这一改变的其他胶原缺陷性疾病如良性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Morquio)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Larsen综合征等鉴别,此外,特殊类型的OI可表现为Cole-Carpenter综合征,或青少年型骨质疏松,Ehlers-Danlos综合征,OI合并原发性甲旁亢,OI合并牙质生成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I),OI样综合征,应注意鉴别。
骨折不愈合西医治疗
在确定骨不连的治疗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明确原因,骨不连的部位(具体的骨及骨内的位置),骨不连的类型,之前的治疗,X线表现,以及一系列其他病人的具体特点。在广义上,治疗计划应包括改善局部生物学行为或/和加强其机械稳定性。常用的改善局部生物性状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除感染灶,骨移植,骨髓移植和应用Ilizarov方法。提高机械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髓内钉内固定和外固定架。
适当的治疗,即使长时间及难治性的骨折不愈合能够得以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或恢复正常。由于这一领域在骨科中的复杂性,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是最重要的。
骨折不愈合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1、多食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因为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与重建都要以硫为原料,同时硫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2、多食含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麦和黑麦。组氨酸有利于清除机体过剩的金属。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黄酮类,维生素以及含硫化合物的食物。也可多食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葱、芽甘蓝及卷心菜。
3、经常吃新鲜的菠萝,可减少患部的感染。
4、保证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亚麻籽、稻米麸、燕麦麸等。
5、多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老年人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钙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含钙多的食物。如:薯干、薯粉、面包;香菜、雪里蕻、油菜;海产品,如海带、海蜇、海参、紫菜、虾米等。必要时要补充钙剂。
骨不连重在预防。强调早期预防,消除不利骨折愈合因素,以防骨不连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1、运送伤员时,骨折固定要妥当,以减少局部创伤;同样作手法复位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局部创伤;严重创伤以及过多的骨膜剥离,必将影响骨愈合。
2、避免骨折端形成间隙。
3、早期复位:骨折后局部有不少血管处于扭曲压迫状态,局部血管栓塞,必将影响局部血液供应,从而使骨折愈合缓慢。
4、骨折固定期间,应注意活动非制动关节。
5、尽量采用非手术复位法:手术复位不可避免地要损伤骨膜及局部血管,这都将导致骨折愈合的缓慢,但对确有软组织嵌入的某些骨折仍须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6、固定要完善,时间要充足。
1、检查:骨折端有无异常活动,是否伴有疼痛、压痛及传导叩痛。
2、X线片:应注意骨折端骨质疏松程度,有无骨端硬化、骨端萎缩及髓腔封闭,有无假关节形成。X线照片表现为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
3、CT或核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明确具体的程度。
1、跛行:股骨颈骨折造成的骨不连,股骨头已经无法完全支撑全部重量,造成患者行走出现明显跛行,甚至丧失行走能力,只能依靠轮椅或者拐杖,致使患者丧失负重能力。
2、出现肌肉萎缩:未连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缩短与旋转畸形。由于长期不能使用肢体,关节挛缩畸形与肌萎缩都可出现。
3、疼痛:骨折后由于骨折断裂次产生疼痛,骨不连发生后,骨折断端不能愈合患者在移动患肢或者负重时也会产生疼痛,致使很多骨不连患者无法行走或者活动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