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冷”也可谓之“阴寒”。指自觉妇女阴部寒冷,甚则冷及小腹,尻股间者,本病每伴随性欲低下,甚至闭经、不孕、不育。
阴冷多由“风寒乘虚客于子脏,久之血凝气滞”。
临床见于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冷,乏力倦卧,腰膝酸软,性欲淡漠,口淡不渴,不孕或易流产或闭经,带下清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个人因素(60%):
阴冷常因先天禀赋素弱,肾气不足,或早婚、房事不节,或手淫过度,损伤肾精,使肾阳虚衰或阴阳俱虚。肾阳不足,则寒自生,气血不能相荣,故阴冷。或肾阳不足,卫气失固,更易感寒邪。或坐卧当风,或冒雨涉水,或久坐寒湿之地,冷乘于阴部则阴冷。
有明确病因:先天不足,肾气亏虚等,或过早生育、频繁人流,或嗜食生冷、
冒雨涉水。
有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冷,乏力倦卧,腰膝酸软,性欲淡漠,口淡不渴,不孕或易流产,带下清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有化验指标:血甲状腺功能指标(T3 T4 TSH)低下。性激素水平低下。体温低。血常规显示贫血。
鉴别诊断
(一)阴缩可因受寒引起,起病急骤前阴冷缩入内,多合并阴冷、阳痿,不能交合,阴缩好转后常留有阴冷。
(二)阳痿部分病人可伴阴冷症状,但以性欲低下、阳痿不举、不能合房为主。女性对性生活缺乏快感以至淡漠,甚至厌恶,称为“阴冷”。
阴冷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阴冷中医治疗
肾阳虚型
【证见】
前阴寒冷,畏寒喜热,性欲淡漠,精冷不育,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小便清长,夜尿量多。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
补肾壮阳,温暖下焦。
【方药】
1.主方石英温肾汤(罗元恺《实用中医妇科学》)
处方:紫石英20克,熟地黄20克,山药20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淫羊藿12克,巴戟天10克,熟附子9克,肉桂6克(冲服),当归12克,艾叶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右归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日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鹿茸温阳汤(肖子清验方)
处方:鹿茸1克(冲服),何首乌15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9克,怀牛膝9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一般需服l-2个疗程。
寒犯前阴型
【证见】
前阴寒冷,甚或阴缩,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润滑,脉迟紧。
【治法】
补肾壮阳,温经祛寒。
【方药】
1.主方五积散加减(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麻黄6克,白芷9克,葱白3茎,生姜3片,苍术9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6克,法半夏9克,茯苓15克,桔梗9克,枳壳6克,白芍15克,川芎9克,干姜6克,肉桂3克(冲服),熟附子9克,淫羊藿10克,巴戟天9克,蜀椒目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黑锡丹,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阴冷的其他疗法
1.阴冷的针灸治疗
(1)体针:取关元、气海、次髂、府舍、归来、肾俞、三阴交、复留、命门等穴。每次取3~5个穴位,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上述穴位以关气、气海、肾俞、命门、三阴交为主穴,每次需选用其中2 3个。手法用补法。
(2)耳针:取肾、膀胱、皮质下、内分泌、外生殖器、神门、尿道等耳针穴位。每次取3-5个穴,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灸法:在针刺穴部位,每次选1-2个穴位,每穴灸10分钟左右。
2.阴冷的饮食疗法
麻雀煮杜仲汤:麻雀2只(去毛、内脏),杜仲30克,煮汤,饮汤食麻雀。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病。
桂圆红糖生姜汤:龙眼肉30克,生姜20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适用于寒犯前阴型阴冷病。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平时可吃当归生姜要肉汤,乌鸡加人参汤,羊腰子或狗腰子加杜仲。
女性因为身体一系列阳虚肾精不足的因素,以及传统思想束缚,加上情绪易怒,家务繁忙,会引起或轻或重的性生活水平低下、不孕等,要求对症处理。进行心理咨询,调畅情志,口服中药等。
查血甲状腺功能指标(T3 T4 TSH)低下。性激素水平低下。体温低。血常规显示贫血。
常见全身怕冷,易感冒,五更泻,胃纳不佳,抑郁,很难怀孕,或闭经或易流产。常并见甲状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