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表现为术后拔牙创疼痛,拔牙窝无凝血块,骨壁暴露。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主要症状是在拔牙后3--4天,感觉局部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且牵涉到耳颞部痛。局部牙槽窝内凝血块呈暗灰色,坏死组织逐渐脱落,使牙槽骨暴露。拔牙创口周围牙龈红肿,牙槽骨壁表面骨质坏死,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口有臭味。局部淋巴结肿大,压迫时疼痛,张口受限、低热、伴全身不适。
病因:
病因可能与损伤、感染、牙槽窝过大、血液供应不良以及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所致。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浅层骨炎或轻微的局限型骨髓炎。
拔牙(40%):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因拔牙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引起出血、肿胀、疼痛等反应,也可导致血压、体温、脉搏的波动,所以必须慎重对待。
创口感染(30%):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引起本病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口腔细菌引起的创口感染。
1.拔牙3~4天后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疼痛持续可长达十余日。
2.拔牙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坏死的残留血凝块,如用棉球蘸取内容物嗅之有恶臭。
3.拔牙窝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
4.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干槽症西医治疗
干槽症与口腔手术后感染有关,一旦发生干槽症,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齿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治疗方法是在阻滞麻醉下,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条。防止碘仿纱条脱落,还可将牙龈缝合固定一针。1~2周可愈合,8~10天后可取出碘仿纱条,此时牙槽窝骨壁上已有一层肉芽组织覆盖,并可逐渐愈合。
干槽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干槽症食疗:
①山药50克,煮酥,加粳米50克,煮粥,温和饮服;红枣20枚,龙眼肉20个,煮汤,温服;黄芪20克,煎浓汁,童子鸡500克,放汽锅蒸熟,加入黄芪汁,再蒸至酥,喝汤食鸡。以上用于气血两亏型和脾胃虚弱型。
②西红柿250克(去皮),凉拌,加白糖; 鲜藿香、鲜佩兰各5克,加水煮至1 000毫升, 加冬瓜块500克,煮熟食;香葱葱白20克(切细末),豆腐300克,加盐拌。以上用于风火实热型。
适宜食物:无渣冷流质饮食(凉牛奶、冰淇淋、果汁),饮食宜清淡,蛋羹、软馒头、米粥、煮烂的面条、蔬菜泥或汤等,菜肉粥、炖豆腐、果酱面包、豆腐脑、西红柿鸡蛋。
不适宜食物:忌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也不要饮烈性酒,不要吸烟,不要吃辛辣食物,不宜食荤腥食品,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饭等。
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牙齿感染症状为疼痛如局限于某个牙齿并是由甜或冷引起,常为龋已接近含有神经的牙髓而致。这样的痛常很快地消失。患者应避免引起疼痛的刺激,用较温和的镇痛剂,并应尽快就诊。临床表现是拔牙后2~3天开始自发疼痛,并向耳源部或前牙放射,医生检查时发现拔牙窝内血凝块脱落,骨壁暴露,并呈灰白色,探针碰到骨壁时十分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持续半个月或更长。
一般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