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赤丝虬脉

赤丝虬脉指气轮白睛上血络赤丝明颢的病症。多因血络郁滞所致。椒疮、粟疮一类病症, 常有赤丝虬脉出现。其它如用眼过度或过甚等,均可致白精上血管扩张,发生赤丝脉。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需做检查:
    结膜的检查  视力  眼底检查  眼底微血管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3个月
  • 治愈率:
    65%
  • 患病比例:
    0.02%
  • 好发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1.自觉眼内沙涩不适,轻度作痒,或有灼热感。

2.常有少量眼眵,晨起明显,或稀或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眼易疲劳,阅读书写稍久则症状加重,久之则视物阵发性模煳。

4.白睛浅层赤脉纵横,或稀或疏,或粗或细,甚则虬蟠旋曲。

5.重者睑内表面稍红,并有少量椒样或粟样颗粒,如绒布样粗糙。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感染因素(30%):

赤丝虬脉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有感染因素,可由急性炎症未治愈或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多为细菌感染,如Morax-Axenfeld重杆菌、链球菌等,亦可在致病菌毒力不大,同时机体抵抗力较强的情况下,一开始即以慢性症状出现。

刺激因素(20%):

临床最常见,如不良卫生环境刺激、不良卫生习惯、睡眠不足、烟酒过度。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1.赤脉传睛:为起于眦部的赤脉横生,自觉症状轻微,无眼疲劳感,不影响视力。

2.胬肉攀睛:起病缓,为眦部白睛上长出蝉翼状瘀肉,无眼疲劳感。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赤丝虬脉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赤丝虬脉中医治疗

1.血热瘀滞证:白睛脉络赤紫虬蟠,灼热沙涩,轻度畏光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清热化瘀。

2.气轮湿热证:嗜食酒甘,白睛污浊,赤脉纵横,尿赤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清热利湿。

3.阴虚火炎证:白睛赤脉细小稀疏,时轻时重,眼内干涩明显,视物昏朦,或开睑乏力,不耐久视,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刺激食物,最好不吃带鱼、鲤鱼、虾、蟹等海腥发物。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1.血热瘀滞证:白睛脉络赤紫虬蟠,灼热沙涩,轻度畏光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清热化瘀。

2.气轮湿热证:嗜食酒甘,白睛污浊,赤脉纵横,尿赤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清热利湿。

3.阴虚火炎证:白睛赤脉细小稀疏,时轻时重,眼内干涩明显,视物昏朦,或开睑乏力,不耐久视,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必要时行结膜上皮刮片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检查细菌、真菌、分离病毒等,并做药物敏感试验。

2、有刺激症状者,用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

3、必要时,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对慢性结膜炎应询问:有无屈光不正、烟酒过度、睡眠不足或长期暴露于风沙、烟尘等病史。检查附近组织有无慢性炎症,如慢性泪囊炎等。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赤丝虬脉主要症状为眼分泌物和结膜充血。分泌物不多,为粘液性,早晨起来时发现内眦有分泌物,白天眦部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结膜充血主要为睑结膜充血,扩张的血管行经清楚。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