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小儿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是一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变应性肺疾患,以弥漫性间质炎症为其病理特征。系由于吸入各种有机物尘埃,含有真菌孢子,细菌产物、动物蛋白质或昆虫抗原的有机物尘埃微粒(直径<10μm)所引起的超敏感性反应引起。因此又称为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1932年有人首先提出农民肺,是由于暴露于发霉的干草所致。最近更广泛地用免疫学技术,观察不同抗原和不同暴露情况的各种类似疾病。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儿科 小儿内科
  • 需做检查:
    类风湿因子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尿常规  胸部平片  胸部MRI  胸部CT检查  血常规  便常规  肺功能检查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4~6个月
  • 治愈率:
    治愈率76%
  • 患病比例:
    婴幼儿患病概率0.0054%
  • 好发人群:
    儿童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临床上表现为接触抗原后立即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干咳、不适等症状。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病因;亦可因反复或持续接触抗原使起病缓渐,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重者出现发绀等。X线胸片在急性期呈中、下非野弥漫性、细小、边缘模糊的结节状阴影,如脱离病原体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吸收。慢性期呈肺部比满性间质纤维化,伴多发性小囊状透明区的“蜂窝肺”。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本症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引起超敏感性肺脏炎的有机物尘埃较常见者有以下几类

1.嗜热性放线菌: 来源于发霉的干草,甘蔗,室内增湿器,空调器等。

2.真菌: 如曲霉菌,链格孢属等,来源于大麦,木纸浆等。

3.动物: 如鸟,啮齿动物等,来源于鸽子,长尾小鹦鹉,斑鸠,鼠等。

(二)发病机制

许多因素决定有机物尘埃吸入的性质,首先是宿主的反应性,变应性个体对有机物尘埃起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而非特应性个体则由有机物尘埃引起Ⅲ型变态反应,沉淀抗体是其特异性改变,第2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抗原的性质和来源,可能最主要的是尘埃微粒的大小,进入肺泡的最大的微粒为4~6μm,如多数是10μm以上的微粒,它们挂在上呼吸道,就没有足够的小微粒达到和损伤肺泡,第3个因素是暴露于有机物尘埃的情况,严重但间断暴露者与不太严重的长期暴露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一般认为是Ⅲ型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着),但肺活检未发现Ⅲ型变态反应的组织损害所特有的肺血管炎,因此,有人支持Ⅳ型变态反应(迟缓反应)观点,因为它的组织学损害在急性期是以肺泡壁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继而是单核细胞浸润和散在的非干酪性巨细胞肉芽肿,后期是肺组织纤维化和机化的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与Ⅳ型变态反应一致,但亦有报告指出Ⅱ型变态反应及非免疫学机制均参与此症的发病。

本病多见于吸入抗原3~6h后开始出现症状,6~8h达高峰,24h左右消失,如接触含真菌之稻草引起的“农民肺”,对鸟粪中动物蛋白过敏的“饲鸽者肺”等,有人报告患者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系统和过敏性肺炎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如“饲鸽者肺”多发生于白细胞带有HLA-A1.8者,提示有一个与组织相容抗原系统有关联的免疫反应基因存在。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根据其非特应性IgE水平正常,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支气管痉挛等,可以除外Ⅰ型变态反应,过敏性肺炎第一次发作易与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注意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小儿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西医治疗

脱离过敏原、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30-60mg/d,用药1-2周),是终止急性发作的最好方法。对于慢性已形成纤维化的病例,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差。

对严重发作的病例可以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具体的剂量和治疗时间目前尚无结论,但大多数学者给予泼尼松(强的松)口服,开始剂量为每日40~60mg,2周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为4~6个月。泼尼松(强的松)能降低急性期持续时间和死亡率,但不能预防慢性EAA的发生。对慢性EAA病人也可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但临床效果差异很大。

小儿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资料。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多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主要还是需要补充体内缺少的营养。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日常预防

最好的预防是脱离引起过敏的环境,主要措施是脱离接触致敏原,让严重暴露者戴口罩,用高压和高温处理有机物,防止其生长。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常规化验: 常规化验很少有诊断意义,急性发作时,末梢血象呈白细胞升高(15~25)×109/L,伴中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2.免疫学检查: 可用于单纯的Ouchterlony双相凝胶扩散技术检测,血清中发现有致敏原之特异沉淀素IgG,有助于诊断,但大量暴露于致敏原无症状者,也能有对特异抗原的沉淀抗体, 丙种球蛋白可升高到20~30g/L,伴IgG,IgM及IgA升高,IgE水平正常,血清补体正常,类风湿因子可为阳性。

3.胸部X线: 所见依据病型而不同,急性型常有弥散性小肉芽浸润的肺泡或间质性肺炎,亦可见小结状沉淀物,在慢性病例,浸润互相融合,X线改变—般在3~6个月后吸收,但重症者可持续存在。

4.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功能失常,包括肺活量低,肺顺应性降低,弥散能力减低,无明显气道阻塞及血管阻力增加,局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后者在运动时更为明显。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肺的纤维化和通气功能不全;全身性血管炎或血清病。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