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汗腺腺瘤(hidroadenoma papilliferum)为成年妇女外阴部肛门部位的肿瘤,本病少见,发病年龄主要在25~40岁,外阴部发病率较肛周高4倍。
肿瘤呈圆形,常高起可自由移动,性质坚实,柔软或呈囊性,大小1~40mm,好发于大阴唇,但也可发生于女阴其他部位,或肛周区,其他部位少见,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触痛或出血,偶尔表面形成溃疡,外翻成红褐色乳头状肿块而怀疑为恶性肿瘤。
发病原因
主要是汗腺上皮增生形成的,目前确切病因不明,有可能和下列因素相关:1.局部长期摩擦刺激,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油炸食物等不良生活嗜好,导致局部的上皮细胞改变相关,2.有可能和遗传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导致局部的汗腺细胞异常增生。3.接触放射源、刺激性物质以及炎症感染等,刺激导致局部细胞变异。
组织病理
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由纤维性包膜包绕,在大多数病例中与其上的表皮不连接,瘤内见导管和囊腔结构,乳头状皱褶,突入囊腔,囊腔衬以单排柱状细胞,胞核呈卵圆形,淡染,有如见于大汗腺分泌细胞活跃期的断头分泌,周围有一层具有深嗜碱性胞核的小立方形细胞为肌上皮细胞,组织化学上囊腔细胞含有如同见于大汗腺细胞中的PAS阳性,耐淀粉酶大颗粒,此外囊腔细胞对非特异性酯酶和酸性磷酸酶和其他大汗腺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而对磷酸化酶小汗腺酶呈阴性反应,外周细胞如像肌上皮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电镜检查可证明囊腔细胞具有两个认作是大汗腺分泌细胞特点的特征,其一为很多不同大小和密度的膜限性分泌颗粒和在这些细胞的尖顶部含有脂质小滴,其二,作为断头分泌的证据,胞质尖顶部内含大的分泌颗粒释入囊腔内,周围细胞含很多肌细丝。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与管状顶泌汗腺腺瘤鉴别,后者可见顶质分泌,但有时两者难以区分,Falck及Jordan统一称其为“导管状乳头状汗腺瘤”,注明向顶泌汗腺及外泌汗腺分化,以分别代表这两种肿瘤。
乳头状汗腺腺瘤西医治疗
治疗
手术切除。
预后
本病属于良性疾病。预后良好。
乳头状汗腺腺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1、适宜饮食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多吃食物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浆等食物。
2、饮食禁忌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关键。
一、分泌物检查:
分泌物呈脓性,带菌居多。严重感染者可有恶臭。
二、血常规:
可发现白细胞计数上升。
三、组织病理检查:
镜检囊壁为纤维组织,内有鳞状上皮细胞衬里,并有角化物质。在囊壁的纤维组织内可见到异物反应性巨细胞。
四、影像检查:
1、CT表现:
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值 0-15HU,边缘清楚。
2、MR表现:
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
组织病理:
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由纤维性包膜包绕,在大多数病例中与其上的表皮不连接,瘤内见导管和囊腔结构,乳头状皱褶,突入囊腔,囊腔衬以单排柱状细胞,胞核呈卵圆形,淡染,有如见于大汗腺分泌细胞活跃期的断头分泌,周围有一层具有深嗜碱性胞核的小立方形细胞为肌上皮细胞,组织化学上囊腔细胞含有如同见于大汗腺细胞中的PAS阳性,耐淀粉酶大颗粒,此外囊腔细胞对非特异性酯酶和酸性磷酸酶和其他大汗腺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而对磷酸化酶小汗腺酶呈阴性反应,外周细胞如像肌上皮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电镜检查可证明囊腔细胞具有两个认作是大汗腺分泌细胞特点的特征,其一为很多不同大小和密度的膜限性分泌颗粒和在这些细胞的尖顶部含有脂质小滴,其二,作为断头分泌的证据,胞质尖顶部内含大的分泌颗粒释入囊腔内,周围细胞含很多肌细丝。
本病可并发外阴的浅表溃疡,常伴有外阴的明显瘙痒,因抓挠可使皮肤进一步破溃,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