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
别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期甲状腺机能亢进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两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多为Graves病,主要由自身免疫过程和精神刺激引起触发,特征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突眼等。

妊娠期正常孕妇甲状腺发生很大的生理改变;由于胎盘产生hCG及绒毛膜促甲状腺素(hCT)使甲状腺活性增加,雌激素增加促进肝脏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TBG)增多且降解缓慢,使妊娠甲状腺增大,血管丰富,对碘摄取增多;约80%孕妇较非孕状态增大3倍,临床出现类似甲亢怕热,多汗、食欲增强,心率加快等高代谢状态。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正常妊娠由于母体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甲亢的临床表现。例如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甲状腺增大、皮肤温暖、多汗、畏热、食欲亢进等,在妊娠和甲亢中都常见。

轻度甲亢对妊娠无明显影响;但中、重度甲亢以及症状未控制的孕妇流产率、妊高征发生率、早产率、足月小样儿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甲亢对妊娠的影响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因甲亢使营养要素消耗过多,以及妊高征发生率高,而影响胎盘功能所致。

妊娠期因胎盘屏障,仅有少量T3、T4能透过胎盘,故不致引起新生儿甲亢。妊娠对甲亢影响不大,相反妊娠时往往会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妊娠合并重度甲亢,由于妊娠可加重心脏的负担,而加重了甲亢患者原有的心脏病变;个别患者因分娩、产后流血、感染可诱发甲亢危象。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发病原因:

妊娠期Graves病的原因不清楚,可能与自体免疫紊乱有关;多发生在遗传学上易感的个体,有家族倾向,易发生在带有HLA-B8和-DW3单倍基因者中。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标准

有高代谢症群,血清总甲状腺素(TT4)≥180.6nmol/L(14μg/d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3.54nmol/L(230ng/dl)。甲亢的病情以TT4最高水平小于1.4倍正常值上限者为轻度甲亢;大于1.4倍正常值上限为中度甲亢;有危象、甲亢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肌病等为重度甲亢。

鉴别诊断

1.妊娠期单纯甲状腺肿大

为神经质型孕妇,其精神情绪方面的表现与甲亢孕妇极为相似;但脉搏<100次/min,脉压差<50mmHg(6.7kPa),手心冷,无微小震颤,膝反射正常,甲状腺肿大不显著,无血管震颤感及杂音可闻,无眼神凝视及突眼,实验室血清检查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妊娠期正常值范围内。

2.亚急性甲状腺炎

(1)甲亢期:为青春期或高龄孕妇妊娠期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病人常有新陈代谢亢进的临床表现;如心悸、怕热、多汗、精神紧张、心急易怒、手抖等甲亢表现。血清TT4、TT3、FT4、FT3等均有所升高,因而常误诊而给予ATD治疗。但病人常有病毒感染病史、起病急骤、畏寒发热,最富特征的是甲状腺肿大、疼痛;肿痛可先从一侧开始,然后扩大至另一侧,继而累及全甲状腺;病变腺体质地坚硬、触痛,在咀嚼、吞咽、转动颈部或低头动作时疼痛加重。血沉明显加速(50~100mm/h)。

(2)缓解期:进入缓解期时,甲状腺肿痛减轻,血清T4、T3浓度下降。

3.桥本(Hashimoto)病 :是甲状腺肿大主要原因之一,常以不明原因心跳、气短、胸闷、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就诊;其甲亢期与本病鉴别极为困难。这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同时并存,称Hashitoxicosis。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肿大,质结实,偶有触痛;甲亢期间实验室血清检查难以鉴别,可用细针穿刺做细胞学检查,结果准确可靠,且简单安全。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西医治疗

(一)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

目前ATD治疗仍然是妊娠期甲亢的首选治疗方式。应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并用有效而最低的剂量维持;FT4或TT4可维持在正常的高值或稍高于正常值。

一般认为,PTU和甲巯咪唑(他巴唑)均可用于孕妇;但有报道认为PTU较甲巯咪唑更适合于妊娠期甲亢。ATD治疗开始时,甲巯咪唑的剂量20~40mg/d,或PTU200~400mg/d,分两次口服。症状严重时,开始的剂量为PTU 600mg/d,或甲巯咪唑60mg。对于孕28周诊断为甲亢的病人,开始治疗时宜住院,以预防孕妇和胎儿发生各种危险的并发症。

治疗2~6周后,甲亢症状开始改善,脉搏减缓,体重增加。此后应每隔2~3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在病人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改善后,可逐步减量,直至以最低剂量维持甲状腺功能在正常水平。如PTU 100mg/d,或MMI 10mg/d。到妊娠32~36周,部分病人可停药,但病史长且甲状腺肿大明显的病人不应停药。

如在妊娠后期,PTU用量<200mg/d、甲巯咪唑<20mg/d,大多数新生儿不会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如孕妇在ATD治疗期间,引发胎儿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经羊膜腔注射L-T4,剂量为250μg/周。

产后哺乳不是ATD的禁忌证,PTU通过乳汁的量甚少,甲巯咪唑稍高。在PTU 150mg/d或甲巯咪唑10mg/d剂量下,哺乳并无危险。如监测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则ATD更安全。有报道ATD治疗可诱发胎儿皮肤发育不全,因而有作者建议用超声波监测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主要为普萘洛尔(心得安),可引起胎儿心动过缓、体重低、分娩期低血糖和新生儿对缺氧的反应降低等,在妊娠后期并非绝对禁忌的用药。但应在短期内使用,以改善症状,或作为甲状腺术前准备。较长时间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可能引起更多的妊娠并发症,使自然流产率升高。

3.甲状腺素制剂

一般认为,ATD联用甲状腺素制剂没有好处,因为联用甲状腺素制剂后,需增加ATD的剂量,可能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

4.手术治疗

大多数妊娠期甲亢可ATD治疗。如对ATD有过敏反应、无效或有严重药物反应时,可待妊娠中期(3个月),经药物准备后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完备的准备下手术,一般比较安全;但也可因此发生早产、流产或死产,因此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

5.放射性131碘治疗

尽管胎儿甲状腺在第10周后才有浓聚131碘的功能,但仍应禁止用放射性131碘治疗妊娠甲亢。131碘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已有报道;尚未见到妊娠10周内,有意外应用131碘导致胎儿畸形的报道;如果在妊娠10周后意外应用131碘,应终止妊娠。

6.甲状腺危象处理

妊娠期甲亢未控制又停止了治疗,则在产科手术、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时可诱发甲亢危象。应立即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1)大剂量抗甲状腺药物:丙或甲硫氧嘧啶100~200mg,1次/6h。甲巯咪唑或卡比马唑(甲亢平)10~20mg,1次/6h,口服。

(2)复方碘溶液口服30滴/d。

(3)普萘洛尔(心得安)口服20~40mg,每4~6h一次或静脉注射0.5~1mg。

(4)利舍平1~2mg,肌注,1次/4~6h。

(5)氢化可的松300~500mg/d,静脉滴注。

(6)广谱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

(7)其他:物理降温,吸氧、镇静解热剂;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心力衰竭。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饮食应保证低盐低钾饮食,限制钠盐碘剂摄入量,注意钠、钾、碘平衡,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情况。

2、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抽烟喝酒,避免吃变质的食物;注意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膳食应平衡,补充适量优质的蛋白质,以保证身体营养供给情况。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血清总甲状腺素(TT4) ≥180.6nmol/L(140μg/L)。

2.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3.54nmol/L(2.3μg/L)。

3.游离甲状腺素(FT4) ≥12.8。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1.妊娠高血压

由于T4水平增高,周围血管儿茶酚胺增多,血管加压物质增加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2.胎儿损伤

临床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或死胎。据统计妊娠期甲亢的总流产率为7.9%,未治疗或甲亢未控制的孕妇,有25%发生死产;而甲亢孕妇早产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妊娠早期的孕妇发生甲亢,ATD治疗并不增加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3.甲状腺危象

表现为高热39℃以上,脉搏>140次/min,房颤或房扑、烦躁、大汗淋漓、恶心、厌食、呕吐、腹泻、大量失水虚脱、休克甚至昏迷,有时有心悸,黄疸,血白细胞升高,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4.其他

妊娠期甲亢未被控制,孕妇还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