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皮肤丝虫病常见病

丝虫病(Filariasis)是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它可引起象皮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引起人类感染的丝虫有多种,但和皮肤科有关的主要有斑氏及马来丝虫病。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 需做检查:
    微丝蚴(Mf)  血常规  涂片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 传染性:
    蚊虫叮咬。
  • 治愈周期:
    1-3个月
  • 治愈率:
    95%
  • 患病比例:
    0.004%
  • 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感染后往往无何自觉症状,仅为带虫者,这种无症状的病人末梢血中含有多量的微丝蚴,是重要的传染源,只有部分人可出现临床症状。由于两种丝虫寄生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有差异。马来丝虫多寄生在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多见;斑氏丝虫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以下肢、阴囊及腹股沟多见。临床症状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是否为重复感染和机体的反应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分为早期症状和晚期症状两大类。

(一)、早期症状 主要是成虫及微丝蚴的代谢产物引起的全身和局部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在感染后数月出现。常见的症状有:

1、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多见于下肢的一侧或两侧,常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时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腹股沟或股部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炎,有压痛,局部皮肤出现条索状红斑,有灼热感及压痛,有时还可出现荨麻疹样损害。

2、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 由于成虫寄生在阴囊内的淋巴管引起,反复发作,出现发热、睾丸及附睾肿大,精索有结节状肿块,有疼痛和压痛,常在几天内消退,不久又复发。

3、丹毒样皮炎 多发生于小腿下段内侧,局部皮肤红肿,紧张发亮,有压痛及灼热感,症状类似丹毒,但全身症状较丹毒为轻。

(二)、晚期症状 经过长期的反复发作及不断再感染,出现一些阻塞性的慢性炎症,表现皮肤水肿肥厚,纤维化。淋巴管阻塞形成的象皮肿是晚期血丝虫病的主要特征。因为淋巴系统阻塞产生的回流障碍使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管发生扩张曲折,甚至破裂。若股内深部淋巴系统阻塞则出现乳糜尿、乳糜腹水,如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出现睾丸鞘膜积液。如浅表腹股沟淋巴管阻塞,出现阴囊淋巴水肿或大阴唇象皮肿。股部淋巴管阻塞则发生下肢淋巴水肿或象皮肿。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疾病病因

丝虫病是由于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是成虫的终末宿主,蚊是幼虫的中间宿主。

病理生理

成虫为乳白色细长线状圆虫,雌雄异体,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并不断产生微丝蚴,微丝蚴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夜间在人体周围血管中,白天聚集在肺毛细血管内。若被蚊虫叮咬,微丝蚴进入蚊胃,在蚊的胸腔内经1~2周,发育成具有传染性的幼丝虫,移行至蚊吻的下唇处,蚊再叮咬人时,幼丝虫随之侵入人体,进入淋巴系统发育为成虫。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管内膜炎的病理改变,虫体死亡之后引起上皮样肉芽肿反应,可见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管周围常有慢性炎症反应、淋巴管扩张。象皮肿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明显增厚纤维化,小血管和淋巴管均有扩张。真皮乳头增宽,汗腺萎缩或消失。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在丝虫病流行区内如出现淋巴结、淋巴管炎,精索增粗或有结节、乳糜尿、象皮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要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如在末梢血液中查到微丝蚴则可确诊,于晚10时后取末梢血作厚涂片或鲜血片可发现微丝蚴,也可取乳糜尿、乳糜水或淋巴液离心沉淀,在沉渣中常能发现微丝蚴。此外,用皮内试验、血清抗体试验、淋巴管造影可协助诊断。对结节型皮肤丝虫病作病理组织检查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期应与细菌性淋巴结炎及象皮肿相区别,慢性期应与其他丝虫感染相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皮肤丝虫病西医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和抬高患部,按病情给予对症处理。  

乙胺嗪(海群生)治疗微丝蚴十分有效,但对成虫效果略差。剂量4~6mg/kg/次,成人剂量为200mg/次,每天3次,饭后服,连服1周。或2mg/(kg·d),分3次服,连服1~2周,如有反应可加用复方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或泼尼松内服,亦可与卡巴胂合用,卡巴胂每天0.25~0.5g,分2次服。  

对象皮肿应保持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避免外伤。对下肢象皮肿,轻者可用弹性绷带,以增加局部淋巴及静脉回流,晚期严重者可酌行物理疗法或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皮下组织。对鞘膜积液可行外科手术。  

局部治疗:如下肢或阴囊的象皮肿,轻者可外敷中药铁箍软膏或鞭蓉膏。  

预后

慢性期主要为淋巴管阻塞后的表现。可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管曲张、鞘膜积液、乳糜尿、乳糜腹泻、乳糜腹水、象皮肿,后者为晚期丝虫病最突出的表现。

皮肤丝虫病中医治疗

(1)湿热郁表

治法:清热解表,理气化湿。

方药:银翘散加藿香、厚朴、半夏、杏仁。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表;荆芥穗、薄荷、豆鼓为辅、透热外出;牛蒡子、桔梗、甘草、杏仁合用解毒利咽,宣利肺气,藿香芳香宣透以化肌表之湿;厚朴、半夏理气化湿和胃。如热甚加石膏、栀子清热泻火;如湿甚则加生薏仁、白蔻仁渗湿化湿。

(2)湿热阻络

治法:清热通络、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前方中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后方以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酒等以清热解毒通络。若热毒甚,出现流火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丹皮、赤芍;若湿盛加苦参、土服苓;若瘙痒甚则加白藓皮、地肤子;丹皮、丝瓜络。

(3)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化湿,分清泄浊。

方药:程氏草萆薢分清饮。方中萆薢、菖蒲清热利湿,化浊利窍;黄柏,车前子清热利湿;白术、服苓健脾除湿;莲子心、丹参以清心活血通络,使清浊分,湿热去,络脉通,脂液重归其道。若少腹胀,尿涩不畅者,加乌药、青皮;小便带血者加小蓟草、藕节、茅根;小便热甚,则加萹蓄、海金砂。

(4)脾虚气陷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苍术难名丹。前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陈皮和胃理气,当归养血,用少量升麻、柴胡、协助黄芪以升提下陷之阳气。后方苍术、白服苓健脾祛湿;破故纸、川芎温脾升阳;用少量川楝子、茴香理气以助升阳,龙骨收敛固涩。

若胃脘胀满,呕吐嗳气,加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兼食积停滞者,加神曲、麦芽、鸡内金、山楂消食健胃;若气虚及阳,腹痛即泻,手足欠温者,加肉桂、炮姜;腹中冷痛,加高良姜、制香附、吴茱萸温中理气止痛。

(5)肾阴亏虚

治法:滋阴益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方用熟地滋阴填肾,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脾阴而因精,三药合用,补先后天之阴,并固精涩精,不使精微下泄;服苓淡渗脾湿;泽泻清泄肾火;丹皮清泄肝火;知母、黄柏滋阴益肾,降肾之虚火。虚火妄动,精关不固,肾虚遗精者,加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精血枯竭而见耳聋、足痿者,加紫合车填补精血。

(6)肾阳亏虚

治法:温肾固涩。

方药:鹿茸补涩丸。方中鹿茸补肾阳益精血为主药;附子、肉桂温肾助阳;人参、黄芪、服苓、山药、莲肉健脾益气,以助先天;补骨脂、龙骨、五味子、菟丝子、桑螵蛸补肾温肾养肾,收敛固涩以制精微下泄。若阳虚不能制水,犯溢肌肤而为肿者,加泽泻、白术、车前子;五更泄泻者,加吴茱萸、肉豆蔻、生姜、大枣,若阳虚日久,瘀血内阻者,加桂枝、丹参,并重用附子以温阳化瘀。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根据病情询问医生,制定饮食标准。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1、普查普治,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普查应以1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

2、加强宣传,防蚊灭蚊。

3、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①对原阳性病人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②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微丝蚴检查:方法为在午夜12时前后2h,自指尖或耳垂取血3滴,涂片检查,乳糜尿或淋巴积液,经离心后沉渣涂片检查,如找到微丝蚴,即可确诊,但阴性亦不能除外诊断。

血常规:急性期有白细胞增多和嗜酸细胞显著增高,IgE增高,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后期常增高,患者可出现贫血。

淋巴结,淋巴管炎或肉芽肿取材活检可见丝虫。

必要时活检。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患者可出现贫血。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