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别名:Jessner-Kanof综合征,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皮肤淋巴细胞渗润,皮肤淋巴细胞性浸润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又称为Jessner-Kanof综合征和耶斯纳皮肤淋巴细胞浸润,属于皮肤假性淋巴瘤,系皮肤淋巴网状组织的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其特征为好发于面部的紫红色或责红色浸润性斑块。病程经过良性.常伴有自发性缓解和复发。组织像常显示良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可能与虫咬、外伤、光化作用、感染因素有关,日光常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的浸润细胞为CD8 + T淋巴细胞。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 需做检查:
    真菌组织病理学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2-4个月
  • 治愈率:
    75%
  • 患病比例:
    0.025%
  • 好发人群:
    男性多见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男性多见,常发生于面颈和躯干上部,皮损初起为扁平小丘疹,红到黄红色,然后向周围扩大,形成红色高起的斑块,中央常消退呈环状,境界清楚,类似盘状红斑狼疮,但皮损表面光滑,无毛囊角栓,消退后并不遗留瘢痕,也不发展为红斑狼疮,有时可复发。少数患者皮疹于日晒后症状加重,但多数患者无光敏感现象。

一般无自觉症状。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究竟是一独立的疾病,还是其他疾病的临床异型,至今尚未定论。由于本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方面与盘状红斑狼疮、多形性日光疹、皮肤淋巴瘤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因此有些作者认为本病是上述疾病的一个阶段或异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本病是皮肤淋巴细胞瘤的1型。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临床上需与盘状红斑狼疮、多形性日光疹、皮肤淋巴瘤、面部肉芽肿进行鉴别:

典型的盘状红斑狼疮呈蝶形分布.有毛细血管扩张、黏着性鳞屑和萎缩,病理上表皮改变较为明显:

多形性日光疹的皮疹为多形性,有丘疹、水疱、结节和湿疹样改变,与日光的关系较密切,病理上变异较大,不像淋巴细胞浸润症那样单一。

与皮肤淋巴瘤的鉴别有时较困难。一般来说,皮肤淋巴瘤的皮疹持续恒定,很少有好转与加剧的反复过程,对x线治疗的反应较好,病理上淋巴样细胞异型性较为明显。并可形成淋巴样滤泡。

面部肉芽肿的炎细胞浸润呈多形性,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可见核尘和含铁血黄素沉着。有毛细血管的炎症性改变。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西医治疗

不经治疗,大多数皮损数年后可自行消退。

抗疟药物、沙利度胺、避光药物、重金属制剂、糖皮质激素局部或系统应用、X线照射和冷冻治疗对部分病例可能有效。

也有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报道。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宜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因维生素A、B2、B6对皮肤的新陈代谢有调节和抑制作用。维生素E有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肤质的作用。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有动物肝、胡萝卜、南瓜、土豆、卷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性食物可影响机体内分泌,从而造成皮肤刺痒,影响治疗。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葱、生蒜、白酒等。

3.忌食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主要是指油脂类。这类食物摄入过多会促进皮脂腺的分泌,使病情加重。同时,还要注意少吃甜食和咸食,以利于皮肤的康复。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目前对于本病的病因并不明确,有人认为本病为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亚型,故对于皮肤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应积极给予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以避免本病的发生。其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轻本病的并发症,对于继发性疾病的间接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组织病理:表皮通常不受累,真皮大片细胞浸润,以淋巴样细胞为主,伴有少量组织细胞和浆细胞‘,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浸润更为明显,有时深达皮下脂肪组织,无生发中心形成。真皮浅层的胶原纤维呈嗜碱性变性。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本病通常与狼疮性皮肤损伤有关,本病可造成皮肤的破溃,故可因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而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