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肿瘤,也是全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发生在三角区、两侧壁及颈部,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膀胱肿瘤目前位居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首位。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膀胱肿瘤的早期和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血尿常间歇出现并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一般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也有个别患者为镜下血尿或仅有少量终末血尿,血尿程度和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不一致,非上皮性肿瘤血尿较轻,膀胱肿瘤如有坏死,溃疡,合并感染或瘤体较大尤其是位于三角区者,可有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疼等,肿瘤位于膀胱颈附近或瘤体大时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盆腔广泛浸润时有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鳞癌和腺癌高度恶性,病程短,小儿横纹肌肉瘤常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因下腹肿块就医者多数已属病程晚期。
肿瘤好发于两侧壁及后壁,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肿瘤常为单发,多发性占16%~25%,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
(一)发病原因
膀胱肿瘤的病因复杂,虽经很多研究,仍不完全清楚。
1.化学致癌物质:现已肯定β萘胺,联苯胺,4-氨基双联苯等是膀胱癌质,这些物质广泛应用于染料,纺织,印刷,橡胶及塑料工业,长期接触这类致癌质容易生发膀胱癌,但个体差异很大,潜伏期很长,吸烟比不吸烟者危险度高1.5~4倍,烟中的苯并芘是致癌物质。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某种因素致使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均可导致癌肿发生。
3.其他:色氨酸和烟酸代谢异常可为膀胱癌病因,寄生在膀胱的埃及血吸虫病,膀胱黏膜白斑,腺性膀胱炎,尿石,尿潴留等也可能是膀胱癌的诱因。
(二)发病机制
1.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原位癌局限在黏膜内,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鳞癌和腺癌常有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是临床(T)和病理(P)分期的依据,临床可分为:原位癌(Tis);乳头状无浸润(Ta);限于固有层以内(T1);浸润浅肌层(T2);浸润深肌层或穿透膀胱壁(T3);浸润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T4),病理分期(P)同临床分期。
2.病理:膀胱肿瘤大多来源于上皮细胞,占95%以上,而其中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较少见,但恶性程度远较移行细胞癌为高,非上皮来源的肿瘤如横纹肌肉瘤等则罕见,膀胱肿瘤在病理改变上根据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深浅,核改变,分裂相等分为四级,一,二级分化较好,属低度恶性;三,四级分化不良,属高度恶性,乳头状瘤细胞形态与正常移行细胞无明显差异,但有复发和恶变倾向,因此在治疗上仍视为癌肿对待,膀胱肿瘤在生长方式上,有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三种,在临床上三者混合性存在不很少见,在膀胱镜下或活体标本大体观察可以看出肿瘤有蒂者常为低度恶性,广基无蒂者为高度恶性,溃疡浸润型的肿瘤总是高度恶性的,临床上对膀胱肿瘤生长浸润深度按Jewett-Marshall分期方法分为四期。
O期:肿瘤限于黏膜。
A期:肿瘤累及黏膜下层,但未侵及肌层。
B1期:肿瘤累及浅肌层。
B2期:肿瘤累及深肌层,但尚来侵及肌层外组织。
C期:肿瘤侵及全肌层及膀胱周围脂肪组织。
D1期:肿瘤侵及膀胱周围组织及盆腔内器官,局部有淋巴结转移。
D2期: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膀胱肿瘤最多分布在膀胱侧壁及后壁,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灶性,亦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肾盂,输尿管及尿道的肿瘤,膀胱肿瘤的扩散主要是向深部浸润,继则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途径以髂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为主,晚期少数病人可经血流转移至肺,骨,肝等器官,膀胱癌的转移发生较晚,扩散较慢。
无痛性血尿是泌尿系肿瘤的主要症状,一旦出现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尤其40岁以上,或有终末加重现象,膀胱肿瘤最为多见,若血尿伴有膀胱刺激症状,易误诊为膀胱炎,后者是膀胱刺激症状与血尿同时出现,有“腐肉”样物自尿排出时,则较易诊断,下腹部肿块或膀胱双合诊查及盆腔肿块者为晚期表现,以上主要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应与其他原因的血尿和下腹部肿块相鉴别。
膀胱肿瘤西医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分为经尿道手术、膀胱切开肿瘤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及膀胱全切除术等。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浸润深度、数目、恶性程度及病人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放射和化学治疗是辅助治疗。
1.表浅膀胱肿瘤(Tis、Ta、T1)
原位癌:可单独或在癌旁出现。一部分细胞分化良好,长期稳定,可暂不处理或药物灌注治疗,但应严密观察。另一部分细胞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发展为浸润癌时,则及早行膀胱全切除术。
T1期:可行经尿道电灼、电切术,肿瘤较大者可切开膀胱电灼或切除。多发较小的T1肿瘤及原位癌亦可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常用药物有冻干卡介苗(BCG)、塞替派、丝裂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羟喜树碱、干扰素等。方法如塞替派60mg用蒸馏水或等渗盐水60ml稀释,经导尿管灌注入膀胱腔内,每15分钟仰、俯、左右侧卧更换体位,保留2h排出,每周1次,6次为1个疗程。现认为冻干卡介苗(BCG)效果最好。白细胞<400/mm3血小板低于10万/mm3即应停止用药。多发T1期肿瘤,复发且恶性程度增加时,应行膀胱全切除术。
2.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T4) T2、T3期肿瘤根据肿瘤范围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应包括距肿瘤边缘2cm以上的全层膀胱壁,输尿管口在此范围一并切除,另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膀胱全切除术包括前列腺和精囊,适应多发性、复发性及累及三角区和颈部肿瘤。膀胱全切除后须行尿流改道或重建。常用的方法有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近年应用的可控膀胱术和会肠新膀胱术,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取得较好效果。
T2、T3期肿瘤,配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T4期肿瘤,采用姑息性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膀胱肿瘤切除后容易复发,而复发的仍有可能治愈。凡保留膀胱的各种手术治疗,2年以内超过半数要复发,复发常不在原来部位,实属新生肿瘤,而且10%~15%有恶性程度增加趋势。因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后病人都应进行严密的随诊,每3个月作膀胱镜检查1次,1年无复发者酌情延长复查时间。这种复查应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预后
表浅膀胱肿瘤手术后1年内有50%~70%的患者复发,继续进展到浸润性病变者占10%~30%,一旦癌肿侵及深肌层,大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膀胱肿瘤中医治疗
肝郁气滞型
症状:患者心情抑郁或烦躁易怒,小便艰涩多通而不畅,尿频、血尿,可伴腰痛、腹胀痛,苔薄或薄黄,舌红、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
方药:沉香散加减。
中药:石韦、淡竹叶、生苡仁,龙胆草,猪苓、王不留行,沉香、橘皮、当归,滑石。
湿热下注型
证候:患者小便不利,或小便量少热赤,尿频、尿痛、血尿,腹胀痞满,腰背酸痛,下肢浮肿,口苦、口干但不欲饮水,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八正散加减。
中药:瞿麦、淡竹叶、生苡仁,茯苓、王不留行、小蓟、白茅根,丹皮,乳香、没药、蒲黄,赤芍、元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 宜 】 (1)宜多吃具有抗膀胱和尿道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蛤蟆、田螺、海带、紫菜、玳瑁、甲鱼、乌龟、海蜇、水蛇、薏米、菱、核桃、羊肾、猪腰、刀豆、沙虫、鲈鱼、鲐鱼。 (2)尿道梗阻宜吃海带、裙带菜、紫菜、青蟹。? (3)感染宜吃黄鱼鳔、鲨鱼翅、水蛇、鸽子、海蜇、藕粉、荞麦、马兰头、地耳、大头菜、橄榄、茄子、无花果、绿豆芽、豆浆、苋菜、紫菜、泥鳅。 (4)出血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老鼠肉。
【 忌 】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加强劳动保护,减少外源性致癌物质的接触,平时多饮水,及时排尿,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已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膀胱内药物灌注,定期随访膀胱镜检查对预防复发十分重要。
1.尿液检查血尿或终末血尿,尿P53测定阳性。
2.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易行,为重要的筛选性诊断方法,肿瘤恶性程度高,细胞分化差者阳性率高,亦为监测肿瘤复发,高危人群普查的有效方法,定量荧光图像分析法灵敏度更高。
3.核基质蛋白22(NMP22)是近年来出现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尿液中肿瘤脱落细胞的核基质蛋白的含量。
4.玻璃酸酶(HA)及玻璃酸酶测定(HAase) 尿中可发现HA和HAase增高。
5.膀胱肿瘤及ABO抗原,流式细胞计,肿瘤染色体,唾液酶以及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测定对肿瘤恶性程度,浸润趋势及预后等生物学特性可有较深的了解。
6.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肿瘤最主要的方法,能直接窥视肿瘤生长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基底情况,与输尿管口及膀胱颈关系,并可同时行肿瘤活检及膀胱黏膜随机活检,确定肿瘤分化情况及有无原位癌。
7.X线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能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及肾功能情况,如上尿路有肿瘤在则膀胱肿瘤可为种植性,肾,输尿管积水或显影不清,表明肿瘤已浸润输尿管口引起梗阻,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膀胱壁僵硬不规则示肿瘤浸润较深,CT,MRI检查可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及盆腔转移情况。
8.B型超声:日益受到重视,能显示0.5cm以上的膀胱肿瘤,可动态观察,经尿道超声扫描可准确显示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及范围,膀胱肿瘤的直接声像可表现为向膀胱腔凸起或向膀胱壁浸润。
(1)乳头状瘤,分化良好的移行上皮乳头状癌,瘤体向膀胱腔凸起,表现为膀胱无回声区内见菜花样或乳头状强回声,后无声影,膀胱壁连续性好,肌层回声未受破坏,有蒂者在改变体位或拍击膀胱时,可见该强回声团在尿液中晃动。
(2)分化不良的乳头状癌,基底宽,瘤体的一部分凸向膀胱腔,另一部分浸润肌层或向外凸起,肿瘤生长部位膀胱壁回声零乱不清。
膀胱肿瘤可经淋巴或血行转移,以局部淋巴结转移多见,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多见于肝,肺,骨和皮肤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