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状红苔藓(lichen ruber moniliformis)为一种罕见的,皮疹呈念珠状排列的慢性炎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有认为是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一种变型,也有认为是扁平苔藓的变型。
皮疹为直径1~3mm大小,圆顶形丘疹,颜色鲜红或暗红,表面具有蜡样光泽,质坚硬,排列成串,中央皮损最大,渐向两端变小,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前额,耳下,颈部,肘前,腋下,腰背,小腿及手足背等处多见,发生于四肢者常沿肢体呈纵向排列,毛发,指(趾)甲,黏膜少见损害,自觉有中等度瘙痒,夏季加重。
本病属于十分罕见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行病理学检查可见早期真皮浅层及小血管有中等度渗出性反应,以后血管壁可有纤维样变性,真皮水肿,胶原变性,部分呈渐进性坏死。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本病应和过敏性皮炎相鉴别,后者通常有明确的过敏物接触史,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根据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特点即可鉴别。
念珠状红苔藓西医治疗
1、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处理。由于病因不确切,无法针对性的治疗。可局部使用20%的尿素软膏、维a酸软膏,或者外用焦油类软膏或皮质类固醇乳剂,或皮损内注射氟羟泼尼松龙,可促进皮质层的消退以及缓解本病的症状。
2、预后
本病病因不明确,病情较为迁延,可反复发作。
念珠状红苔藓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资料。
日常保健
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浓酒,浓茶。并且应该适量摄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产生热量帮助人们抵御寒气,并能使皮肤得到滋润,脂肪食物也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它们有防治皮肤干燥和老化的作用。
皮肤瘙痒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
健康教育
本病属于十分罕见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本病的并发症。对于有本病或者有本病家族史的患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本病的胎儿分娩。
临床皮肤检查:皮疹为直径1~3mm大小、圆顶形丘疹,颜色鲜红或暗红,表面具有蜡样光泽,质坚硬,排列成串,中央皮损最大,渐向两端变小,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前额、耳下、颈部、肘前、腋下、腰背、小腿及手足背等处多见。
组织病理:早期真皮浅层及小血管有中等度渗出性反应,以后血管壁可有纤维样变性,真皮水肿,胶原变性,部分呈渐进性坏死。
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搔抓或处理不当、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时除去,致使病程迁延变为慢性皮炎。对于产生皮损的患者,可因抓挠造成皮肤的细菌感染,严重病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造成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