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胃潴留常见病
别名:胃排空延迟,gastric retention,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胃潴留(gastric retention)或称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是指胃内容物积贮而未及时排空,凡呕吐出4~6小时以前摄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时以上,胃内残留量>200ml者,表示有胃潴留存在。本病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种,前者包括消化性溃疡所致的幽门梗阻,及胃窦部及其邻近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的癌瘤压迫、阻塞所致的幽门梗阻。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如有呕吐宿食,空腹时腹部有振水声者,即胃潴留,进食4小时后,可从胃管自胃腔抽出食物则获证实。

胃肠钡餐检查时,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均为本症之佐证,应注意器质性和功能性胃潴留的鉴别,前者胃蠕动增加,后者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少。

呕吐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一天1至数次,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腹痛可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获得缓解,急性患者可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患者则可有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严重或长期呕吐者,因胃酸和钾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引起碱中毒,并致手足抽搦。

体格检查可见脱水表现,上腹部膨隆,中上腹压痛并伴振水声,见到胃型,且有自左向右的胃蠕动波增强者,多提示胃出口处阻塞;如只见到胃型而无蠕动波则提示为胃张力缺乏。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gastric atony)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动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也可致本病。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应注意器质性和功能性胃潴留的鉴别,前者胃蠕动增加,后者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少。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胃潴留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给予少渣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二、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三、对症治疗,给予促进胃动力药物:

1、胃复安、吗丁啉属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可促进胃排空。吗丁啉比胃复安作用强17倍,副作用较胃复安小,但有一定的耐受性,长时间服用,其作用减弱。

用法:胃复安每次5mg,每日3次,餐前15分钟服;必要时肌肉注射,每次10mg。吗丁啉每次10~20mg,每日3次,餐前15分钟服。

2、西沙比利(普瑞博思)属苯酰胺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促进全胃肠运动的作用。使延缓的胃排空加速,同时能协调胃-十二指肠的运动。本药作用强,副作用小,是目前促动力药中比较理想的药物。用法:每次5mg,每日3次,餐前15分钟服。

胃潴留中医治疗

一、辨证治疗

1、外邪犯胃

治法:祛邪和胃。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方中藿香芳香辟秽,理气和中;紫苏、白芷、桔梗解表利气;厚扑、腹皮消除中满;半夏、陈皮下气止呕;茯苓、甘草和中健脾。诸药相协,邪祛胃和。如表邪轻胃脘胀满重,以藿梗代藿香,以苏梗代苏叶;若邪郁化热,伤及脾胃,加银花、连翘、竹茹、荷叶等。

2、脾胃气虚

治法:补益脾胃,调和气机。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方中人参、白术、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木香、砂仁醒脾化浊,理气消食;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行气,提高食欲;加用枳实、竹茹消痞止呕;甘草和中,协调诸药,脾胃相和,升降出入有序,诸症平息。胃脘痞满明显者,重用甘草以补益中气,痞满自消;如呕恶酸腐,加用山楂、莱菔子、神曲、连翘、蒲公英等加强消宿食之力;腹痛明显者,加槟榔、元胡、白芍等以行气消滞,缓急止痛。

3、脾胃虚寒

治法:温补脾胃,理气止呕。

方药:小健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作用,方中贻糖补虚健中,合桂枝温补中阳而治虚寒;芍药、甘草,能和理缓急;厚朴、半夏下气散满,降逆止呕;加白术健脾益气,并助脾阳,再合大枣、生姜健脾胃而和营卫,诸药共调中阳气机,诸症可消。胃脘畏寒者,选加制附子、良姜;呕恶频作者,加用槟榔、枳壳、苏子。

4、胃阴不足

治法:滋补胃阴。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方中麦冬养阴润燥,半夏降逆下气,以制呕恶及胃脘疼痛;加竹茹清热止呕;党参、甘草、大枣、粳米补益脾胃,中气充盛,脾胃气机有序,呕恶脘痛皆消。如虚热明显,减半夏用量,加玉竹、石斛;饭后症状明显者,选加山楂、槟榔、莱菔子、鸡内金等。大使秘结不畅时,加麻仁。

5、食滞中焦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分别为消肉积、谷积、面积之主药。食积停滞则易生内湿,克侮脾胃,故辅用半夏、陈皮、茯苓、理气祛湿和胃;食积生热,故用连翘辅以清热散结;再用厚朴以助下气散满,诸药相协,共立消食导滞之功。如病程短,体质强者,还可采用催吐法。用瓜蒂、赤小豆共研细末,香豉汤送服。

6、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本方为常用的疏肝要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消积导滞;白芍、甘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再加半夏、黄芩、生姜,大枣取小柴胡汤之意调和营卫,疏通中焦气机,共建理气解郁,和胃降呕之功。如呕吐症状突出时,可合用旋复代赭石汤加强降逆作用。如有气滞血瘀之趋时,可加用理气活血之药如川楝子、元胡等。

7、痰湿内阻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半夏、生姜燥湿和胃降呕;白术、茯苓健脾区湿,桂枝温阳利水;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如伴浮肿加薏苡仁,苏子;兼见口苦胸闷,舌红苔黄腻者加用竹茹、黄连,黄芩。另有寒热互结引起脘腹痞痛,恶心呕吐也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整脾胃功能。半夏、干姜辛开散痞散寒降逆;黄连、黄芩苦降泄热;人参、大枣、甘草补脾和中,共奏平呕解痛,理气除胀,恢复脾胃功能之效。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开始吃饭时,应给少量的米汤,藕粉等清淡流质食物,每次限30~60毫升,如无不适,可逐 渐加至150毫升,凡有渣及牛奶等易产气的流质均不宜食用。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血液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血气分析检查提示酸碱平衡紊乱,部分患者可有尿素氮升高。

(2)胃肠X线检查:X线下提示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

(3)超声波:胃肠超声波可见上腹或左上腹部可探及囊实性肿块,即胃型,内为无回声区,有漂浮光点及光团,随体位向重力低位移动,下胃管抽吸后,肿块亦随之缩小。

(4)胃镜检查:胃镜下可见大量的滞留物。

(5)胃管吸收:胃管可吸出4小时前摄入的食物。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和肾前性氮质血症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