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痤疮(Infantile acne)又称新生儿痤疮(Acne neonatorum),发病原因不清,可能出生时,雄激素分泌增加所致,有家族倾向发生在3个月以内者,几乎均为男婴。粉刺可在数月内消退,愈后可留凹陷性瘢痕。
罕见,发生在3个月以内者,几乎均为男婴,发生在3个月~2周岁,男婴略多于女婴,皮损开始为散在性黑头粉刺,少数可发生丘疹和脓疱,偶有结节或囊肿,多发生于两颊,亦可累及额部及颏部,粉刺可在数周内消退,丘疹和脓疱可于6个月内痊愈,愈后可留凹陷性瘢痕,少数可持续1年以上消退,并在青春期容易发病。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不清,常有家族史,在家庭中有同样的患者,可能与遗传有关,到青春期易患严重痤疮。
(二)发病机制
出生时,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良好,刺激毛囊而引起,个别患儿可伴有性早熟或男性化综合征,可能与内分泌功能有关。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该和奶癣相鉴别。
婴儿痤疮通常不需要治疗。
正常哺乳。
本病的原因和孩子分娩后胎脂未清洗干净,且在母体内存在有缺氧造成了胎粪污染,经胎粪的反复刺激皮肤而诱发痤疮的发作。故临床预防应针对病因进行,生后应重视保持皮肤黏膜的干净,可减少本病的发生几率,可予婴儿沐浴露进行皮肤清洗,彻底去除附着在皮肤黏膜处的胎脂,即可避免本病的发生。
一般不需要特殊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诊断。
本病可引起粉瘤、白头、粉刺、囊肿、疤痕、结节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