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恶性雀斑样痣
别名:癌前非痣样黑素细胞瘤,恶性前黑变病,恶性雀斑

恶性雀斑样痣是恶性黑瘤的前驱病变,属于原位黑素瘤,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高峰在70-80岁,其临床表现为黄褐色、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片,颜色小均匀,边缘小规则并呈离心性向外扩大,常含有网状的色素沉着,在自行消退区域可见色素减退。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 需做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皮损
  •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20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4-8个月
  • 治愈率:
    60%
  • 患病比例:
    0.005%
  • 好发人群:
    常见于中老年人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病变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褐色或棕色小斑疹,以后可缓慢或迅速扩大,原先颜色较深的区域可能变浅,甚至发生色素脱失,而较浅的区域可以加深,形成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病变,小的斑疹,直径3~5mm,大的通常>3cm,好发于经常遭受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肤。斑疹迅速扩大,且发生颜色改变,形状不规则时应考虑此病,但确诊需病理查。

本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中年男性,有常年户外工作史;②病变发生在曝光部位;③皮损最初为黑褐色斑,其后中央出现黑色结节;④组织病理上,斑片处呈原位黑素瘤改变,结节处则表现为侵袭性黑素瘤;⑤免疫组化染色示结节处肿瘤细胞S-100蛋自、HMB-45和MART-1均阳性。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紫外线照射是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故其皮损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光损伤部位,如而部、颈部、前臂。

(二)发病机制

表皮萎缩,其基底层有不典型黑素细胞呈非巢状增生,色素增深,真皮上部有不等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混杂有一些噬黑素细胞,在病变的退化区,表皮黑素细胞严重变性,真皮有轻度纤维化,伴有淋巴细胞和噬黑素细胞浸润,当基底膜上增生的非典型黑素细胞呈巢状或索条状排列,且多为梭形细胞时,表明已成为表皮内(原位)黑瘤并预示真皮受侵(侵袭性黑瘤)即将发生。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可确诊。

本病应注意与日光性雀斑样痣,交界痣,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细胞癌,色素性日光性角化病,表浅扩散型黑瘤等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恶性雀斑样痣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面积小病变。常用液氮冷冻、电灼、激光等,但复发率高。   

2.手术疗法 手术切除效果可靠,近年来研究发现分阶段切除(staged  excision)和Mohs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二)预后   

恶性雀斑样痣生长缓慢,可完全自然消失,也可演变为表皮内原位黑瘤或侵袭性黑瘤。

恶性雀斑样痣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忌烟、酒、咖啡、可可;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2)注意局部防晒。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因本病好发于经常遭受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肤,因此在夏季节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并在发现类似皮损后早期治疗。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表皮内小典型黑素细胞增生,多位于基底层,可沿附属器浸润,细胞分布小均,胞核大、小规则或呈多角状,核周有空晕,常伴有表皮萎缩和真皮浅层胶原的日光性变性,通常不出现Paget样细胞的表皮内扩散。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恶性雀斑样痣可向颅内侵犯和肺转移。病程进展缓慢,可在20~30年内处于较稳定状态。如不予治疗,常破溃,缓慢向深部组织侵犯,特别是在面部,可破坏鼻、耳、眼眶和上颌窦等处的软骨或骨骼,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但较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很少血道转移。转移处多为肺脏。

恶性雀斑样痣经5-20年放射状生长期后,小典型黑素细胞可向下浸润至真皮,发展为侵袭性的垂自生长,此时损害即为恶性雀斑样黑素瘤。临床上,在原发斑片的基础上出现黑色丘疹或结节是提示恶性雀斑样黑素瘤发生的最有力证据。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