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抑郁性神经症
别名:心境恶劣障碍

抑郁性神经症(depressive neurosis)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情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的患病率为3.1‰。

抑郁性神经症通常由心理事件引起,在疾病初期患者对事件常耿耿于怀,故此治疗时要设法改变患者对事件的错误想法,病后患者伴忧郁情绪有众多不合理观念,如觉得不如人,自身无价值,成为他人的负担,无前途等,对这些观念需进行矫正,通常采用认知纠正技术,同时患者存在精神与体力的不足与疲劳感,可以通过喊叫等发泄方式振奋其精神及体能,药物协助提高情绪对治疗大有好处,抑郁性神经症经过系统的认知结合药物等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本病表现的抑郁程度较轻,很少发展到严重程度,但患者描述却生动具体。如患者常诉心情不畅,消沉,沮丧,看事物犹如戴着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之感,对工作无兴趣,无热情,缺秒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感精神不振、疲乏。有些患者有轻生念头。这种抑郁情绪随着时间、地点生活会步同而有所改变,波动性大,但大部分时间是抑郁。尽管如此,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异常,故往往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人们常不认为是抑郁症。

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四肢痛等慢性疼痛症状,常不能查出这些疼痛的原因。此外尚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及失眠等。据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统计约30%的病人伴不同程度的焦虑,12%的患者伴心烦易激惹。约有1/3以上的患者有自责倾向,3/4的患者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少数患者曾萌生过自杀念头。有些患者有疑病性感觉。但无明显早醒,昼夜节律改变及体重减轻等生物学方面改变的症状。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心理社会因素(40%):

本病常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诱发,如夫妻争吵,离异,亲人分别,意外的伤残,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使患者担心,焦虑,以致发生抑郁,苦闷,沮丧,在正常人经过疏导,此种压抑的情绪历时短暂即消失,但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抑郁维持时间较久,尤其抑郁人格障碍者更是如此。

躯体疾病(30%):

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因素,使患者焦虑,苦闷,沮丧以致发生抑郁,有性格障碍者,凡事均看得悲观,回忆过去遣责自己,展望未来缺乏信心,面对现实困难重重,这些人缺乏自信,易患抑郁症。

生物化学(5%):

生物化学的改变在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证明有生物化学的改变,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或5-羟色胺水平下降等,但由于抑郁性神经症仍能为抗抑郁治疗而改善,故抗抑郁剂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机理,也有待探讨。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的抑郁为主要临床象伴有以下症状中至少三项:

(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

(2)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

(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

(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

(5)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同情与支持。

(6)有想死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

(7)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又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

3.无下列各项症状的任何一项:

(1)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

(2)早醒和症状昼重夜轻。

(3)严重的内疚或自罪。

(4)持续食欲减退和明显体重减轻(并非躯体疾病所致)。

(5)不止一次的自杀未遂。

(6)生活不能自理。

(7)幻觉或妄想。

(8)自知力严重缺损。

4.病程至少2年,全部病程中大部分时间心境低落,如有正常歇期,每次最长不超过两月。

鉴别诊断

由于抑郁症状可在许多疾病中出现,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又称内源性抑郁症,无明显心理社会因素而起病,病情较重,常为精神运动迟滞;抑郁症状时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自罪自责;尚有生物学方面改变,如抑郁情绪常有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早醒性失眠,非躯体因素所致明显体重下降;严重的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的历史及家庭史,既往的双相发作史,或3次的单相抑郁发作史,易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2.神经衰弱有时有抑郁症状,但神经衰弱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兴奋与易疲乏为特征,抑郁症状不是首发症状,而是继发性症状,很少有兴趣减退,轻生观念,自我评价过低等,抑郁不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易于识别。

3.精神分裂症常有特殊的思维障碍和常见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尽管伴有抑郁症状,也不难与抑郁性神经症状相鉴别。

4.焦虑症常伴抑郁症状,鉴别困难,有人甚至称为焦虑抑郁综合征,但首先分清谁是原发症状颇为重要,焦虑症以焦虑症状为主,如果有时有急性焦虑发作,或参考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试结果,则更易与抑郁性神经症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抑郁性神经症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与其他神经症相同,以心理疗法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1.心理治疗 

引导患者谈出致病因素,内心的苦闷。向患者解释所患者疾病并非精神病,消除患者的焦虑。同时要作亲属的工作,与医生合作共同鼓励患者建立正确的认识,去应付所遇到的心理社会因素与危机。   

2.药物治疗 

主要有抗抑郁剂,用量不宜过大。一般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和多虑平,阿米替林每天50~100mg,多虑平每晚睡前50mg。用药宜注意因人而异,如剂量不足可逐渐增加剂量。有时也可用苯二氮卓类如安定每天5~15mg,或阿普唑仑0.4mg,每天3次。该药既有抗焦虑作用又有抗抑郁效应。安定睡前5mg,或舒乐安定每晚2mg等,往往睡眠好转后则情绪也容易改善。

预后

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如其精神因素单一,无抑郁人格者,预后良好,但如病情反复,随精神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具有抑郁人格障碍者,病情较迁延,预后欠佳。

抑郁性神经症中医治疗

【方药】炙甘草、炙枳实、柴胡、白芍药粉碎为末,白开水调服,每天1剂,分3次服下。方中柴胡散热解表。白芍药平肝潜阳,养血敛阴,缓急止痛;枳实破气消积,消痰除痞,可泻脾气之壅气而调中焦之运化;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诸药。此方能收透解郁热和疏肝理气之功。

【主症】气郁化火上逆者,证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咽干,苔黄舌红,脉多弦数,治宜清肝泻火。

【治法】选用加味逍遥散。

【方药】当归、白术、茯苓、甘草、白芍、柴胡,栀子、牡丹皮。每天1剂,水煎服。方中当归补血养血,活血止痛;白术补脾益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栀子清热除烦,泻火凉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淤;柴胡、白芍药、甘草功效已如上述。此方能清肝泻火,顺气解郁。

【主症】痰气郁结者,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治法】可选用半夏厚朴汤。

【方药】半夏、厚朴各,茯苓、生姜各,紫苏叶。每天1剂,水煎服。方中半夏燥湿去痰,降逆止呕,消痞散节;厚朴燥湿行气,化痰降逆;茯苓宁心安神;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紫苏叶理气宽中,善理脾胃之气。诸药互相配合,其利气化痰和宽中解郁之功更著。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食疗保健

深海鱼

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还因为他们把鱼当作主食。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碳酸锂有明显抑制躁狂症作用,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治疗量时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影响,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神经突触部位去早肾上腺素的释放并促进再摄取,对升高外周区细胞有作用)有类似作用,让我们的身体分泌出更多能够带来快乐情绪的血清素。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专业指导

抑郁性神经症通常由心理事件引起,在疾病初期患者对事件常耿耿于怀,故此治疗时要设法改变患者对事件的错误想法,病后患者伴忧郁情绪有众多不合理观念,如觉得不如人,自身无价值,成为他人的负担,无前途等,对这些观念需进行矫正,通常采用认知纠正技术,同时患者存在精神与体力的不足与疲劳感,可以通过喊叫等发泄方式振奋其精神及体能,药物协助提高情绪对治疗大有好处,抑郁性神经症经过系统的认知结合药物等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做常规检查。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四肢痛等慢性疼痛症状,常不能查出这些疼痛的原因。此外尚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及失眠等。精神症状如患者常诉心情不畅,消沉,沮丧,看事物犹如戴着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之感,对工作无兴趣,无热情,缺秒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感精神不振、疲乏。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可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四肢痛等慢性疼痛症状。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