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对于本病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本病的患者中,大多数与死髓牙有关,因此应尽早处理由外伤,龋齿或畸形牙引起的牙髓病变,对预防或减少根尖囊肿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

5.x光表现为颌骨内的囊性透光影,此透光影边界光滑平缓,有一致密白色硬化边。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疾病因素(45%)

1、根尖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参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故亦可称根尖周囊肿。

2、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损伤刺激后,成油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

3、含牙囊肿:又称过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可来自1个牙胚(含1个牙),也来自多个牙者。含牙囊肿是最常见的牙源性颌骨囊肿之一,占18%,仅次于根尖囊肿。

4、牙源性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角化囊肿有典型的病理表现,囊壁的上皮肌纤维包膜均较薄,在囊壁的纤维包膜内有时含有子囊(或称卫星囊腔)或上皮岛。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占牙源性颌骨囊肿的9.2%。

先天因素(35%)

非牙源性囊肿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故亦称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分为:

1、球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常被排挤而移位。X线片上显示囊肿阴影在牙根之间,而不在根尖部位。牙无龋坏变色,牙髓均有活力。

2、本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来自切牙管残余上皮)。X线片上可见到切牙管扩大的囊肿阴影。

3、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缝的任何部位。X线片上可见缝间有圆形囊肿阴影。亦可发生于下颌正中线处。

4、鼻唇囊肿:位于上床底和鼻前庭内。可能来自鼻泪管上皮残余。囊肿在骨质的表面。X线片上骨质无破坏现象。在口腔前庭外侧可扪出囊肿的存在。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1.增大缓慢的颌骨无痛性膨胀,面部畸形,有乒乓感。

2.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牙源性角化囊肿则为白色角化或油脂样物。

3.牙源性者有病源牙或牙缺失。

4.x光表现为颌骨内的囊性透光影,此透光影边界光滑平缓,有一致密白色硬化边。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1、X线平片

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随着囊液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临近牙移位,少数可见牙吸收,周围骨质吸收,囊腔壁为致密白线(骨皮质线)。

颌骨良性肿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病变,其内可见骨性间隔或纤维间隔,表现为“肥皂泡样”或“火焰状”改变,有时在低密度内可见点状或斑点状钙化,呈混合密度,少数在病变区内可见牙齿硬组织密度的影像表现,与正常的骨组织之间有清晰的低密度包膜相间隔,病变侵入周围软组织内可使骨皮质连续性中断,良性非牙源性颌骨肿瘤与身体其他部部位骨肿瘤表现相同,颌骨原发的恶性肿瘤十分少见,其边界不清呈不规则形或虫咬状,其密度可以是低密度如原发性颌骨内癌,骨髓瘤;也可以是混合性密度如骨肉瘤和软骨肉瘤,病灶内常见肿瘤组织的钙化,骨皮质中断,年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可见日光放射状的骨膜反应。

2、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

CT平扫时,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囊肿的密度与囊内容物有关,一般有两种情况: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少数为等或高密度,前者与囊肿内容物是液态脂类物质和胆固醇有关,后者与囊内容物是角化物,出血和钙化有关,增强CT上,囊壁可有轻度强化,囊液无增强,其内可见残留的牙根或牙齿,可见间隔,骨皮质连续性可有中断,周围软组织内可见膨胀。

颌骨良性肿瘤在CT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常伴有颊舌侧骨板的膨胀性中断,此外,在多房性病变,可见骨性间隔,颌骨恶性肿瘤在CT上多表现为肿瘤钙化,皮质骨破坏以及软组织和骨髓内侵犯,目前,CT已成为检查颌面部病变的常用的方法之一,CT可以准确判断颌面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临近组织的程度,研究表明,当病灶穿破骨皮质侵入邻近软组织时,CT对于颌骨囊肿和肿瘤的诊断更有意义。

3、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

口腔颌面部MRI检查具有以下的特点:

(1)对人体没有放射性危害。

(2)软组织分辨率优于CT。

(3)没有射线硬化的伪影。

(4)不需静脉注入对比剂即可鉴别血管和软组织。

(5)能多平面成像。

(6)可以获得三维图像。

MRI能显示颌骨囊肿和肿瘤侵犯周围软组织的情况,T2WI图像可以准确地反映肿瘤和正常软组织的边界,MRI在显示骨髓改变方面优于CT,有研究表明,在颌骨囊肿和肿瘤侵及骨髓时,MRI上的表现和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非常符合,在T2加权像上,正常骨皮质的低信号为肿瘤的高信号所取代,表明肿瘤侵犯骨皮质,颌骨囊肿和肿瘤内不完全的骨化间隔,粘膜结节可以在MRI上得到显示,MRI在检查下颌骨的病灶方面之所以优于CT,主要体现在可同时评价骨皮质和骨髓质的受累情况。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颌骨囊肿西医治疗

颌骨囊肿的治疗,除年龄因素外,囊肿发生的部位也决定手术方法的选择。囊肿位于上颌骨或下颌骨,前部或后部,中线或两侧,都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处理。囊肿大小不一样也应采取不同方法。

1.小型囊肿的治疗

根尖感染引起的小型囊肿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如为死髓牙引起,可将病源牙作根管治疗,充填后作囊肿摘除,或在术中充填,同时作根尖切除。创口可予以缝合,一般均可获得一期愈合。如为残根引起,可拔除残根,扩大拔牙创齿槽窝,将囊肿摘除或刮净,拔牙创予以缝合,也可获得一期愈合。

腭前部或中线的裂隙囊肿,如切牙管囊肿,鼻腭囊肿或正中囊肿的治疗。如作一次囊肿摘除,剥离囊膜时极易穿通鼻底,形成口鼻漏。这种瘘道修补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经多次手术也难修复。对于这种情况,最好不作囊肿摘除,而作半切除开放手术。即将囊肿突出或未突出口腔的囊肿壁,连同表面的腭黏膜切除,其鼻腔面不予切除。术后于进食后冲洗囊腔即可,一般术后3~6个月,即可长平,囊膜色泽与腭黏膜相似,毋需再次切除。这种方法创伤很小,也相对安全,绝无穿通鼻腔的并发症发生,非常适宜于老年人。

2.中型囊肿的治疗

老年人颌骨的中型囊肿,治疗比较复杂。因老年人大部分缺牙或合并牙槽骨萎缩。中型囊肿如位于上颌前部者,可能压迫梨状孔突入鼻底,后部者可能侵入上颌窦。如位于下颌,老年人下颌骨因缺牙变窄,体部或升枝的囊肿可能压迫或推移下齿槽神经管,并将邻近牙推移异位或根尖位于囊腔内,这种情况下,如作一次性囊肿摘除,上颌可能穿通鼻腔或上颌窦,下颌则易损伤下齿槽神经管,如损伤邻牙,还需作根管治疗或拔除,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对老年人,均不适宜作这些治疗。因此,老年人中型骨囊肿的治疗,以开窗减压术最为安全,且创伤小,痛苦少,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当然惟一的不足是愈合时间稍长,在此期间每天饭后需冲洗囊腔。由于冲洗方法简单,不受时间限制,且安全舒适。

通常开窗术后的减压时间为6至18个月,减压后囊肿消失者不需II期手术,未完全消失者可行II期手术刮除缩小囊肿。开窗减压术的目的不是直接根除囊肿,而是使囊腔缩小,恢复颌骨外形,最大程度地保护颌骨的形态和功能。也有学者尝试不作刮除,一些病例证实囊膜在经过开放引流暴露口腔后,可以向口腔黏膜转化。

3.大型颌骨囊肿的治疗

大型颌骨囊肿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截骨范围较大,手术比较复杂,术后易导致面部畸形,老年人难以承受大型手术等特点,所以多主张先采用囊肿开窗减压术,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外形,根据开窗术后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颌骨囊肿中医治疗

上颌骨囊肿是由于长时间的炎症刺激逐渐形成的囊肿,本病手术的复发性极高,建议先采用中医保守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内服中药进行消炎软坚散结等,可达到康复。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颌骨囊肿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绿豆薏仁汤   

主料:   

绿豆20克薏仁20克冰糖适量马齿苋   

制作步骤:   

1、薏仁及绿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隔夜。  

2、薏仁加3杯水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  

3、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再放入绿豆煮至熟烂。  

4、最后加入马齿苋和少许冰糖调味即可。   

墨鱼冬瓜粥:   

墨鱼150克,冬瓜100克,梗米100克。梗米洗净煮粥,熟后放入墨鱼、冬瓜丁,煮一会儿后再加料酒、盐、味精、葱姜蒜、胡椒、麻油,稍煮即食。   

颌骨囊肿患者饮食宜忌 

1、饮食宜清淡。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忌食辛辣食品、忌烟酒、忌食油炸食品。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对于本病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本病的患者中,大多数与死髓牙有关,因此应尽早处理由外伤,龋齿或畸形牙引起的牙髓病变,对预防或减少根尖囊肿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以下的辅助检查方法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X线平片

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随着囊液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临近牙移位,少数可见牙吸收,周围骨质吸收,囊腔壁为致密白线(骨皮质线)。

2、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

CT平扫时,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囊肿的密度与囊内容物有关,一般有两种情况: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少数为等或高密度,前者与囊肿内容物是液态脂类物质和胆固醇有关,后者与囊内容物是角化物,出血和钙化有关,增强CT上,囊壁可有轻度强化,囊液无增强,其内可见残留的牙根或牙齿,可见间隔,骨皮质连续性可有中断,周围软组织内可见膨胀。

3、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

口腔颌面部MRI检查具有以下的特点:

(1)对人体没有放射性危害。

(2)软组织分辨率优于CT。

(3)没有射线硬化的伪影。

(4)不需静脉注入对比剂即可鉴别血管和软组织。

(5)能多平面成像。

(6)可以获得三维图像。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本病的一些患者,当囊肿的病源牙根端突入囊中,牙齿根尖骨质会被吸收倾斜或脱落,角化囊肿易继发感染,皮层吸收而致边缘不清楚,从而造成慢性感染骨质增厚致密,较大的囊肿可影响鼻腔,上颌窦腔,眶内及翼后窝等结构,严重的患者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可形成面部畸形,对于囊肿患者进行手术后,术中稍不小心可引起其它术后并发症,且发病率较高,其中包括术后感染,复发及瘘的形成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