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婴儿玫瑰疹

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um)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急性良性玫瑰样发疹,其特征为热退疹出。通常多表现为颈项、躯干上部、面及四肢,一般不发生在鼻颊、膝下及掌蹠,全身症状比较轻,患儿一般状态比较良好。除高热、食欲欠佳以外,少数患儿发热期可伴有倦意、恶心、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惊厥。两岁以内的幼儿突然高热或者无皮疹,然而热退时皮疹出现,可以诊断本病。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本病多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幼儿,冬季多见,潜伏期为10-15天,无前期症状而突然高热,体温高达39-40℃,经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淡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散在分布,少数皮疹融合成斑片,经过24小时的皮疹出齐,再经过1-2天皮疹可以消退,不留疤痕。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研究发现,幼儿急疹绝大多数为人类疱疹病毒6 (HHV26)感染所致,少部分为HHV27感染所致;也有人认为由柯萨奇病毒B5引起,但缺少确切证据,另有部分病因不明。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幼儿急疹临床症状典型,诊断较容易。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多为突然发高热, 1~5天后热退出疹时才能明确诊断。虽然部分患儿软腭可见特征性红斑(Nagayama’s spots) ,但仍易误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疹、麻疹、风疹、肺炎球菌脓毒血症等疾病。因此,对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应做好鉴别诊断,认真询问病史、过敏史及体格检查,及时检测血清麻疹、风疹IgM抗体,以免误诊、漏诊。因此临床上若遇到无明显诱因下突然高热的婴儿,应考虑幼儿急疹前驱期可能。

鉴别诊断

(1)麻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2)风疹 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药疹 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婴儿玫瑰疹西医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采用对症处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补充适量水分、营养。同时抗病毒及退热。

部分患儿继发细菌感染选用头孢菌素、青霉素等抗生素。

婴儿玫瑰疹中医治疗

目前此病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

(1)初起高热

以辛凉解表为主。

(2)热退疹出

以清热解毒为主。

尚无特效疗法,采用对症处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补充适量水分、营养。同时抗病毒及退热。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婴儿玫瑰疹宜食(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从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给宝宝吃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乳、果汁、肉汤、粥、汤面、馄饨等。

食疗方:

食谱:绿豆扁豆粥

原料:绿豆50克 白扁豆50克 大米50克

调料:冰糖20克

做法:

1、白扁豆洗净;绿豆、大米用水浸泡2小时备用。

2、将绿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焖煮30分钟。

3、放入大米,用中火进行焖煮,煮至米粒开花,汤浓粥稠时,调入冰糖即成。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可随后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

2.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

3.病毒抗原的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

4.病毒抗体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5.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DNA。由于HHV-6、7均存在潜伏感染,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状态或激活状态。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之前观点是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但有文献报道近年来国内外已见幼儿急疹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幼儿急疹并发急性睾丸炎,急性喉炎,支气管肺炎,腹泻,良性颅内压增高,惊厥。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