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核后突畸形特别是10岁以上儿童患者是严重后遗症之一,不仅影响病人外表仪容和病人心理压力,而且胸椎或胸腰结核后突畸形严重者将影响其心肺功能,还可能出现晚发病灶治愈型截瘫。开始治疗时病人的年龄对进行性后突畸形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病人。脊柱生长发育已完成的病人,后突畸形大多在治疗期间12个月内出现,随后2年几乎无进行性增加。
病变所在脊柱的水平,对后突畸形程度影响较为显要,同样椎体破坏,其病变在胸椎或胸腰椎的后突畸形比在腰椎者更为严重。
1、腰椎4 或腰椎5病变损害甚至一个椎体完全丧失,对脊柱后突影响不大,可能由原有腰椎生理前突所代偿。
2、胸椎或胸椎结核致使一个或二,三个椎体完全缺失者,最后将形成30°~90°后突畸形,本组中属此情况者23例(46%),后突畸形达70°左右,有关报道单个椎体破坏消失,最终后突畸形在胸椎将有33°,在胸腰椎为37°,而在腰椎仅有24°,有着明显差别,严重的后突畸形(>100°)似多集中于胸椎下段结核者。
3、开始治疗时病人的年龄对进行性后突畸形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病人,脊柱生长发育已完成的病人,后突畸形大多在治疗期间12个月内出现,随后2年几乎无进行性增加,生长发育的儿童,最初后突畸形<40°者,病变在胸腰椎或腰椎随后其后突畸形可减轻或不变;反之最初后突畸形>40°,随着患儿脊柱发育,后突畸形将进行性增加。
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多种因素可造成脊椎后凸畸形,影响脊柱后突畸形包括以下因素:病人年龄,开始时后突畸形角度,受累椎体的数目,治疗时椎体完全丧失的数目以及病变所在脊柱的水平等。
诊断
造成脊椎后凸畸形的原因有很多一般经X线检查以及结核菌素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1)有肺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人接触史。
(2)有低烧、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全身疲乏无力等结核中毒症状。
(3)脊椎病变处疼痛、压痛和叩击痛。可出现后突成角畸形,脊柱活动受限,拾物试验阳性。
(4)可有寒性脓肿形成。颈椎结核常在咽后壁;胸椎结核多在椎旁;腰椎结核除有腰大肌部脓肿外,还可在腹股沟、股内侧、腰三角或臀部出现。如寒性脓肿破溃,可形成窦道、长期不愈。
(5)脊椎结核合并截瘫,在脊髓受压平面以下出现不完全或完全截瘫。
(6)结核病变活动期血沉增快。
(7)脊椎X线正侧位摄片,显示椎体不规则骨质破坏,或有椎体塌陷、空 洞,死骨形成,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有寒性脓肿阴影。
(8)CT检查或MRI检查可显示病变范围,椎管内病变及脊髓受压情况。
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本病主要需与其他类型引起的脊椎畸形作鉴别。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西医治疗
胸椎和胸腰椎结核病人,胸椎椎体破坏消失0.75或更多者,腰椎丧失1.5个椎体或更多时,需要外科手术施行椎间植骨预防进行性畸形发生。
椎间植骨是防止后突畸形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植骨块机械强度不够时,特别位于胸腰段,植骨片折断或下沉于骨松质中,肋骨植入超过两个缺损的椎体时,植骨片容易折断或滑脱,用腓骨可避免之。有报道植骨失败59%病例。术后摄片待椎间融合,起床锻炼必要时应穿戴“支架”。
十岁以下患儿,后突畸形40°或更大者随着脊柱生长发育,脊柱后突畸形有进行性增加的危险,外科手术列为适应证。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本病主要是由于结核病菌转移至脊椎而引起,因此,积极治疗结核病,防止结核菌扩散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另外还要注意适当地锻炼,增强机会抵抗力。
(一)X线摄片
在病早期多为阴性,据Lifeso等(1985)观察,认为起病后6个月左右,当椎体骨质50%受累时,常规X线摄片才能显示出。
X线摄片早期征象表现在大多数病例先有椎旁阴影扩大、随着椎体前下缘受累、和有椎间变窄、椎体骨质稀疏,椎旁阴影扩大和死骨等。椎体骨质破坏区直径<15mm者,侧位摄片多不能显示出,而体层摄片破坏区直径在8mm左右就能查出。在椎体松质骨或脓肿中时可见大小死骨。
在中心型椎体结核椎,椎间隙多无明显改变,很难与椎体肿瘤鉴别;而某些生长缓慢的肿瘤如甲状腺转移癌、脊索瘤和恶性淋巴瘤等却可显示不同程度椎间狭窄,与骨骺型椎体结核鉴别十分困难。
通常椎体结核病例,除陈旧或者将治愈的病人外,椎旁阴影扩大多为双侧。但脊椎肿瘤如椎体骨巨细胞瘤、脊索瘤、恶性淋巴瘤和肾癌脊椎转移等,在正位X线摄片上时可见单侧或双侧扩大椎旁阴影,特别限于一侧者,应注意鉴别。
(二)CT检查
能早期发现细微的骨骼改变以及脓肿的范围,对环枢椎、颈胸椎和外形不规则的骶椎等常规X线摄片不易获得满意影像的部位更有价值。有学者将脊椎结核CT的影像分为四型:①碎片型:椎体破坏后留下小碎片,其椎旁有低密度的软组织阴影,其中常有散在的小碎片;②溶骨型:椎体前缘或中心有溶骨性破坏区;③骨膜下型:椎体前缘有参差不齐的骨性破坏,椎旁软组织中常可见环形或半环形钙化影像;④局限性骨破坏型:破坏区周围时有硬化带(Jainr等1993)。
脊椎结核CT检查以碎片型最为常见,而脊椎肿瘤也常有与之相似之处,故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如椎旁扩大阴影中,有钙化灶或小骨碎片时,有助于脊椎结核的诊断。尽管如此分型,CT有时还是无法鉴别脊椎结核如脊椎肿瘤。
(三)MRI检查
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的特点,用于颅脑和脊髓检查优于CT,在脊椎矢面、轴面和冠面等均可扫描成像。脊椎结核MRI表现病变的椎体、间盘和附件与正常的脊椎对应处的正常信号相比,高于者为高信号,低于者为低信号。
1.椎体病变:T1加权像显示病变处为低信号,或其中杂有短T1信号。椎体病变T2加权像显示信号增强。图像显示有病变椎体除信号改变外,可见椎体破坏的轮廓、椎体塌陷后顺列改变和扩大的椎旁影像等。
2.椎旁脓肿:脊椎结核椎旁脓肿在T1加权像显示低信号,而T2加权像呈现较高信号。冠面能描绘出椎旁脓肿或双侧腰大肌脓肿的轮廓与范围。
3.椎间盘改变:脊椎结核X线摄片间盘变窄是早期征象之一。MRI的T1加权像呈现低信号变窄的间盘。正常的髓核内在T2加权像有横行的细缝隙,当有炎症时这细缝隙消失,能早期发现间盘炎症改变。
MRI在早期脊椎结核的诊断较其他任何影像学检查包括ECT在内更为敏感。临床症状出现3~6个月,疑内脊椎结核病人,X线摄片无异常,MRI可显示受累椎体及椎旁软组织(脓肿),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早期脊椎结核MRI影像可分为三型。①椎体炎症;②椎体炎症合并脓肿;③椎体炎症、脓肿合并椎间盘炎。值得提出受累椎体处于炎症期,而无软组织和椎间盘信号改变者,不能与椎体肿瘤相鉴别,必要时应行活检证实。
本病不仅影响病人外表仪容和病人心理压力,而且胸椎或胸腰结核后突畸形严重者将影响其心肺功能,产生心肺器官的并发症,还可能出现晚发病灶治愈型截瘫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