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异位胰腺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联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异位胰腺多无临床症状,可在手术或尸检中偶然发现,由于生长于某些特殊位置或发生其他病理变化时,可出现以下6种临床表现,有人也称其为六型:

1.梗阻型

生长于消化道的异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压迫或狭窄而出现梗阻症状,如位于胃窦部可引起幽门梗阻;位于乏特氏壶腹部可引起胆道梗阻;位于肠道可引起肠梗阻或肠套叠等。

2.出血型

异位胰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原因可能系异位胰腺周围胃肠道粘膜充血,糜烂,或侵蚀胃肠道粘膜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

3.溃疡型

位于胃肠道的异位胰腺,由于受消化液的刺激,可分泌胰蛋白酶,消化胃,肠粘膜而形成溃疡;位于粘膜下的异位胰腺,可压迫上层粘膜引起粘膜萎缩,然后发生溃疡。

4.肿瘤型

异位胰腺如位于胃肠道的粘膜下层,可使粘膜局部隆起;位于肌层内则可使胃壁或肠壁增厚,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肿瘤,偶尔异位胰腺组织会发生胰岛素瘤,引起血糖过低;恶性变时则出现胰腺癌的表现。

5.憩室型

异位胰腺组织可位于胃肠道的先天性憩室内,尤其在美克尔(Meckel)憩室内最为常见,并可出现憩室炎,出血等症状。

6.隐匿型

由于异位胰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因此,有些病例可终生无任何症状,或在手术或尸检时偶然被发现。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异位胰腺的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在人胚的第6~7周时,当背侧和腹侧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胰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内,由于原肠纵行生长而可将胰始基带走,背侧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胃;腹侧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胰腺,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肠壁,胆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胰腺组织,也为异位胰腺。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本疾病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正常的胰腺位置是:胰腺胰腺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胃和腹膜后面约平第一腰椎椎体处,横卧于腹后壁,为一长条状腺体。它长约14—18厘米,重65—75克。胰腺下缘在腹前壁表面投影相当于脐上5厘米,上缘相当于脐上10厘米。胰腺分头、颈、体、尾4部分,这几部分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其右侧端为胰头部分,被十二指肠所环抱,后面与胆总管、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相邻。胰颈为头、体之间的移行部,其前上方为十二指肠上部和幽门,其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合成门静脉。胰体较长,为胰的中间大部分,其前面隔小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后面与左肾和左肾上腺等相接。胰尾为胰体向左逐渐移行变细的部分,与脾门相邻。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异位胰腺西医治疗

异位胰腺继发病理改变并引起明显症状时,应进行手术治疗。如胃次全切除术、肠切除术、憩室切除术等。病灶较小者可作部分胃壁或肠壁切除,再缝合胃壁或肠管。切忌试图从胃、肠壁上单纯剥离异位胰腺组织。如果在其他手术中偶尔发现异位胰腺,且病人在术前也无异位胰腺引起的症状,在不影响原定手术和切除异位胰腺并不困难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予以同时切除。术中还应作冰冻切片,如有癌变则应扩大切除范围或行根治术。

异位胰腺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腹部B超: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常见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肿,腺瘤,腺癌等。

展开全部